文档详情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PPT

发布:2018-11-24约4.76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复习的依据 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2、 2007年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3、苏教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 4、平时教学的情况 5、学生的学情 二、复习的形式和内容 本模块的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个体水平上生命活动的调节,二是群体水平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由稳态这一核心概念统领的个体和群体两个研究水平的内容。 人体的稳态、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是当今社会、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当代自然科学共同研究的重大课题,在以往高考中以及其他综合考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中看出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每个知识块都很重要。其中考查能级要求为A级的共27个,B级的共27个,C级的共2个。 必修3的课标内容 植物的激素调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种群和群落 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纲要求的实验 (1)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 的作用 (2)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 变化 (3)制作生态瓶 (4)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 1、夯实基础,巩固双基; 2、归纳整理,形成网络; 3、注重探究,联系实际; 4、加强训练,提高能力; 5、依据考纲,统筹兼顾。 1、夯实基础,巩固双基 一方面考试说明中明确基本题占70%,而且近几年会考和高考中大部分选择题与部分的非选择题都与课本的知识点扣得很紧,另一方面由于必修3考点内容多、能力要求高、联系实际广,抓好基础,至关重要。因此要重视对本模块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复习。 2、归纳整理,形成网络 根据生命活动的连续变化过程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使本模块的各知识点牢牢地刻在大脑的沟回里,从而形成完整的认识和记忆体系。 具体的方法建议可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由微观到宏观,最后汇总整个模块。 体液免疫过程 生物个体的稳态知识结构 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结构 概念图是人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也是近年在各类考试中出现的新题型,在复习时可将人教课后练习中的概念图让学生填写。 生态系统有关的概念之间的关系用概念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物群落、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 3、注重探究,联系实际 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探究实验中重点要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作出假设、设计对照、设计实验步骤,最关键的是能预期实验的结果,并学会加以分析等能力。 实验设计的基本过程 课题 实验目的 实验假设 预期 实验设计 观察和收集数据 分析→推论→交流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对照原则 (2)单一变量原则 (3)等量原则 如,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其中的(自)变量为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大小,无关变量为取材、处理时间、光照、温度等。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提醒学生控制无关变量和单一变量,设置重复组和对照组。结果分析包括能否生根,生根多少,从而得到近似最适浓度。 新课程理念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生物科学的素养。通过高中生物学习,记住一些原理结论和事实、并不是根本的目的,能用生物学的原理来分析、解释一些现实生产、生活现象,理解科学发展的新进展,并对特定条件下的事物发展趋势作出一定的预测、判断或假设是更重要的。 4、加强训练,提高能力 在复习中,要对各种题型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不仅关注70%的单选题,30%的主观题也不能忽视。主观题型有填空、识图、分析、实验等,在复习时都要一一训练。 例如识图题可能包括图像题、图解题、表格题、图表综合题等类型。生物图表信息题在创新情境的基础上还起到考查能力的作用。 解题过程 首先应该正确识别图、表、曲线含义,从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信息转换; 再进行知识迁移,把课本内的有关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等与图像中曲线中的图形与相关点建立联系,在脑中构建新的曲线——知识体系。 例、下图为燕麦胚芽鞘向光性实验,此实验主要说明光 A.单侧光照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B.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了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 C.尖端产生的物质为吲哚乙酸 D.顶端胚芽鞘向光一侧分布的生长素多 例、下图为燕麦胚芽鞘向光性实验,此实验主要说明光 A.单侧光照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B.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了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 C.尖端产生的物质为吲哚乙酸 D.顶端胚芽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