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作业培训》课件.ppt
;起重工作简介;一、基础知识;2重量的计算
为了能够合理的选择吊装用具和吊装机械,需要根据设备的重量来确定吊装方案。由于现场的一些钢板、钢管和圆钢等物体一般不标有物体的重量,因此需要计算出物体重量。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用根据物体的密度来计算重量,公式为:G=V×γ(其中γ为密度)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我们总结出一些常见物体的计算公式为:
钢板的重量为:G=7.85t/m3×面积×厚度
圆钢的重量为:G=6.16t/m3×直径×长度
钢管的重量为:G=1/4×(钢管的外直径-厚度)×厚度
工字钢的每米重量为:G=20×工字钢钢号数
3应用三角
在起吊设备选用工具时,经常应用三角的基本功是来求角度以及几何尺寸,在实际工作中,首先会遇到三角函数这个概念和查三角函数表。
;2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1力的基本概念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者使物体发生变形。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三种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国际制单位是牛(N)和千牛(KN)。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对物体产生的效果,可用一个力来代替,此力称作合力。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时作用的力来代替已知的一个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称作力的分解。在现场力的合成和分解可以通过使用图解法计算,图解法分为:平行四边形法和三角形法。
施工中我们需要找出的物体重心实际上就是物体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中心。
2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在起重作业中经常应用。杠杆原理就是当杠杆平衡时,重物的重量乘以重心到支点的距离(重臂),等于所使用的力乘以力点到支点间的距离(力臂)。杠杆原理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重物的重量G×重臂L1=所使用的力F×力臂L2
;3力矩
我们通常把力的大小与力作用线到转动中心的垂直距离这两个量的乘积叫做力对点之矩,简称“力矩”,把力的作用线到转动中心的垂直距离叫力臂,我们通常用M代表力矩,F代表作用力,L代表力臂,???:M=F×L。
现场的实际施工中经常遇见两台吊车或两台以上吊车抬吊同一设备的情况,在已知设备重量和重心时,我们可以运用杠杆原理来对每台吊车吊点位置和负荷率进行计算,以下为列:
双机抬吊一杆件,杆件重G=24t,重心及各吊点位置如图,吊车A的吊点距离重心14m,吊车B的吊点距离重心10m,试计算两台吊车的负荷各是多少?
解:设吊车A负荷为FA,吊车B负荷为FB,根据杠杆原理得:
FA=G×LG/LA=24×(32-20-2)/(32-6-2)=10t
FB=G-FA=24-10=14t;
4摩擦
摩擦可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两种。当一物体沿着另一物体作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当一物体沿着另一物体滚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现场施工中摩擦力的计算一般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滑动摩擦力:F=μ×Q
μ为滑动摩擦系数Q为接触面上垂直压力(物体重量)
滚动摩擦力:F=f×Q
f为综合滚动摩擦系数,一般情况下f=0.05—0.01
Q为接触面上垂直压力(物体重量)
公式中的滑动摩擦系数一般通过查表可以得知。;5材料强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起重运输工作中,首先是分析力,然后根据力的大小来选用合适的工具和机具。选用的工、机具,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一定强度,在受到荷重后不被破坏;
2)具有一定的刚度,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在受到荷重后,它的变形(伸长、压短或弯曲等)都能保持在允许范围内。
3)要求它有足够的保持原有形状平衡的能力,即应具备一定的稳定性。
工具和机具都是由各种材料作的,为了保证工具和机具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经常要对材料进行计算,为了进行计算,正确地理解外力、内力、应力等概念是十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