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大《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复习题.doc

发布:2017-09-21约5.9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复习题一 一 、填空题 1、原始宗教进入晚期阶段后,逐渐出现了神职人员和以万物有灵观念为核心的简单教义以及一定的宗教仪式,这一时期的原始宗教被称为(“ 萨满教 ”)。 2、民族主义的极端发展有两种趋势:一是殖民主义、( 霸权主义 ),二是( 民族分裂主义)。 3、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 4、对民族地区来说,实现( 资源)、人口、( 环境 )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具有更加特殊重要的意义。 5、清朝在新疆地区最高的军政长官是( 伊犁将军 ),统领全疆各地的驻防官兵,并兼理地方行政事务。 6、元朝时期,涌现了不少精通汉文化的文学家、艺术家等,如畏兀儿人( 廉希宪 )因精通儒学,而被人称为“廉孟子”; ( 贯云石 )是元代著名散曲家;杰出的农学家鲁明善著有(《农桑衣食撮要 》)。 7、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正确的干部政策,这就是毛泽东提出的(“ 德才兼备 ”)的干部标准和(“ 任人唯贤 ”)的干部路线。 8、新疆各民族文化所表现出的(兼容并蓄 )、求同存异的特点,既是各民族团结友好、平等相处的结果,也将促进各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9、新疆自古以来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宗教在少数民族中的影响深远,宗教的(群众性 )、民族性、( 国际性 )、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十分突出。 10、( )是解决新世纪新时期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单项选择题 1、伊斯兰教进入新疆的时间大约是( B ) A 8世纪末9世纪初 B 9世纪末10世纪初 C 10世纪末11世纪初 D 10世纪末12世纪初 2、五代辽宋金时期,西域与内地的文化交流有增无减,喀喇汗王朝时期的作品不同程度反映出接受、利用汉文化的材料,如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所写的( B ),既是一部劝喻性长诗,也是一部优秀的哲学伦理学著作。 A 《突厥语大词典》 B《福乐智慧》 C 《桃花石》 D《喀什噶尔》 3、很早就聚居在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地区的塔吉克族,故有( C )之称。 A 高山居民 B 世界高原居民 C 世界屋脊的居民 D 帕米尔居民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C ),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A四分之一 B五分之一 C六分之一 D七分之一 5、在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所以能够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因为( D )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 C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宗教已经从本质上得到改变。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三、简答题 1、宗教与民族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P164 2、“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哪些方面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理论?P90 3、如何正确认识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P77-P78 4、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有什么不同?P69 5、“两个共同”论断的科学内涵有哪些?P95 四、材料分析题 1、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日渐深入,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尊重和保护。据悉,京郊平日游客不多的寺院春节期间的香火也骤然性升起来。过去,由于对宗教及宗教信仰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类似这样的行为一律被视为封建迷信而被有关部门禁止。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宗教?P161什么是宗教信仰自由?P167 (2)宗教活动与迷信活动有什么区别?P165 2、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由于实行了较为开放的宗教政策,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和表明宗教身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在社会主义现阶段,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与犯罪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指出:“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 根据提供的材料,请回答: (1)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是什么?P167 (2)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是什么?P173 (3)为何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P170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主要手段有哪些?P171 3、 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