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青年文明号自查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创建山阳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自查自评报告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20 页
创建山阳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自查自评报告
篇一:大河沿子镇第一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大河沿子镇第一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
自评报告
我校根据教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精神,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全体师生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类课程的整合,提高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体系。结合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确定为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先导,以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为根本,以提高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为目标,注重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借助“三通两平台”服务平台和技术支持,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素质与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建设水平。总结我校的现代信息化教育发展状况,自评报告如下:
一、领导机构
1、制定可行的规划计划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根据《博州教育信息化发展五
年规划》精河县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围绕“三通两平台”制定了切合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大河沿子镇第一中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方案,每个学期都认真制定学期计划,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确保了信息技术工作顺利开展,并及时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2、设立合理的人员机构
为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我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蔡英莲同志任组长全面负统筹责教育信息化工作,由分管副校长、教务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电教教师为成员,覆盖到各部门,各学科,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学校配有兼职管理人员1名,并参加了相关培训,能够熟练使用和维护设备,并承担相应的技术支持服务。同时,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会议研讨教育信息化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确保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实现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指标控制的原则。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学校工作的需要统筹安排和使用信息化经费。学校教育信息化经费主要用于信息设备购置、维护、维修及教师培训。
二、管理工作
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建立健全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大河沿子镇第一中学学校办公室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大河沿子镇第一中学学校计算机专用教室管理制度》、《大河沿子镇第一中学学校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大河沿子镇第一中学学校远程教室管理制度》、《大河沿子镇第一中学学校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大河沿子镇第一中学学校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大河沿子镇第一中学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奖惩制度》、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
在教室、办公室等教学、办公用房均布设有信息接入点,并安装有有合适的交换机、路由器,有基本保障网络安全的防火墙。联网计算机达到计算机总数的100%,所有计算机都安装了过滤软件。学校有卫星教育节目接收系统的硬件能够保障远程教育资源的正常接收。
3、各类信息技术设备台账齐全,设备运转正常
学校有计算机网络教室1间,配有电脑40台;多媒体功能室1间,配有电脑、投影、实物展台、音响设备等用于学校大型集会;25个教学班级均设有班班通设备用于日常教学;音乐、化学、物理功能室装有多媒体设备,用于辅助教学;教务、德育、党支部、总务处均配有电脑、打印机用于办公。
4、搜集资源,建立校本资源库
今年学校准备建立具有服务于教育教学、满足现行新课标需要的校本资源库(学科门类齐全),要求每位教师参与建设,并利用新疆基础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不断充实校本资源库,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共用,为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又一个有效途径。
三、信息化教育培训
1、积极开展专项培训,提高教师应用水平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内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根据学校教师情况,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和目标,先后组织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如何使用的培训、教师办公应用软件操作员培训。对于一部分教育技术骨干教师,学校指派他们参加一些校外的应用技术培训,将培训的成果应用到各自的教学中,并且带动一批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