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词四首(用).ppt

发布:2017-08-05约4.72千字共4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宋词四首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 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秦观,北宋中后期著名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 名句: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周邦彦 北宋词人,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 “婉约派”之集大成者,曾创作不少新词调。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王国维评之为“词中老杜”。著有词集《片玉词》。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文学常识 (1)词是韵文文体之一,它是配乐歌唱的,因此最初称为 “ ”,又因其句式长短不齐,因此也称“ ”。由于后来词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称为“ ”。 词的别还有 。 (2)词牌:填词用的曲调名。所谓“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不同的词牌,规定了一首词的 曲调 、 字数 、平仄押韵 ;题目则规定了词的 。 “踏莎行”是 ,“郴州旅舍”是 。 (3)从词的字数来看,大致可分 (58字以内)、 (59一90字)和 (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只有一段,称为 调;分两段,称 调;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段叫片 或阕 ,如词有两段,第一段叫 或 ,第二段叫 或 。 (4)词,大体上可分类为 派和 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 。 月夜 杜甫 今夜鄜fū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本诗设想妻子思念自己和儿女不懂得思念的手法来表达自己思念远在鄜州的妻与子的复杂细腻的感情。——明代王嗣奭在《杜臆》中说:“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 思考:作者是怎样将上片的清亮的实景与下片所抒发的浓重的羁旅思乡之情有机地联系起来的呢? 作者选用风荷这个意象作为纽带——由眼前的实景风荷联想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吴门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因而词人的笔下的风荷,摇曳生姿,具有江南特色而非北方特色。 “以我观物,外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 1、关于李清照: 词居婉约派之首,词风在词坛独树一帜,称“易安体”。 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后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 2、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她晚年的名作。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