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动物门剖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掘足纲(Scaphopoda): 1)代表动物:角贝 (图) 2)特点:象牙状两端开口的贝壳,头不明显,足圆锥形,用 于挖掘泥沙,使身体其半部埋在泥沙里。无鳃,用 外套膜呼吸。海产。经济意义不大。 脑神经节 足神经节 性腺 消化腺 肾 胃 外套膜 头丝 足 壳 脏神经节 口 象牙贝结构 4、双壳纲(瓣鳃纲)(Lamellibranchia): 1)代表动物:河蚌 (图) 2)特点:身体侧扁,具有两片外套膜,斧状足,两片贝壳,头 部退化,感官不发达,瓣状鳃。神经系统:由三对神 经节及它们之间的神经索组成。开管式循环。 3)重要种类:牡蛎、蛏、蚶、江珧、扇贝、贻贝、珍珠贝、 花蛤、河蚬 胃 口 食物沟在 粘液线处 口 触唇 沙粒 入水管 入水流 出水流 左侧外套膜 足 右侧外套膜 壳 淡水蚌解剖结构 后主动脉 心室 心耳 前主动脉 出水管 入水管 外套膜 肠 肾 直肠 鳃 足 消化腺 牡蛎生活史 担轮幼虫 壳 D形幼虫 面盘幼虫 匍匐幼虫 成体牡蛎 受精卵 成体牡蛎结构 库氏砗磲 5、头足纲(Cephalopoda):最高等的类群 1)代表动物:乌贼:又称墨鱼,生活于远海,游泳速度快。外 形特点,体分头、颈、躯干。 2)特点:头部发达,脑神经节、侧神经节、足神经节与脏神经 节集中于头部形成脑,眼睛发达,8-10腕,外套膜左 右愈合,肌肉发达,贝壳内隐或无,闭管式循环。直 接发育,全部海产,分布于暖海和盐度高的海洋。 3)分类:四鳃亚纲:鹦鹉螺 二鳃亚纲:枪乌贼、短鞘、柔鱼、长腕鞘 (图) 鱿鱼生活视频 乌贼:长18.3米,宽5.2米, 重达500公斤 无贼内部结构 触手 触腕 内壳 盲囊 胃 肛门 生殖腺 墨囊 鳃 漏斗 齿舌 脑 肾 消化腺 平衡囊 视神经 视神经节 视网膜 虹膜 晶体 角膜 乌贼眼结构 章鱼游泳视频 章鱼视频 章鱼自卫视频 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鹦鹉螺视频 化石种类:菊石 三、进化地位及与人生的关系 1、进化地位:起源于扁形动物,与环节动物有亲缘关系。 2、与人类关系:有益方面:很多是经济价值巨大的水产品;很多可药用,鲍 鱼壳-石决明,乌贼壳-海虫票虫肖,珍珠粉等; 做工艺品;有害方面:污损生物,寄生虫的寄主,园艺上的害虫。 复习思考题: 1、 名词解释: 外套膜;贝壳;开管式循环系统;血窦 2、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 软体动物分为几个纲?从体制特点、贝壳、头、 足、外套膜、神经系统的特点、呼吸特点、血液 循环特点、生活方式、发育特点等方面比较这几 个纲的异同。 * * 腹足纲8字形神经 脑神经节、足神经节、脏神经节 软体动物已分化出触角、眼、嗅检器、平衡囊等感觉器官,感觉灵敏。 是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级的神经中枢! 担轮幼虫 面盘幼虫 9、个体发育除了头足类和某些腹足类为直接发育外,其他种 类发育多经担轮幼虫期、面盘幼虫期,淡水种类具钩介幼虫。 (图) 担轮幼虫的形态与环节动物多毛类的幼虫近似!说明什么? 口前纤毛带 顶纤毛丛 口 中胚层 肛门 面盘 足 胃 肠 肾 齿 消化腺 感觉刚毛 足丝 闭壳肌 壳 外套膜 担轮幼虫 钩介幼虫 面盘幼虫 体制 贝壳 头部 足 鳃 代表动物 多板纲 两侧对称 8片 不明显 柱状 6-数十对 各种石鳖 腹足纲 不对称 1个 明显 块状 1对 田螺、鲍鱼、宝贝 掘足纲 两侧对称 1个 不明显 柱状 无 角贝 瓣鳃纲 两侧对称 2片 退化 斧状 2对 珠蚌、扇 贝、蛏、牡蛎 头足纲 两侧对称 发达 腕状 有壳亚纲 1 无吸盘 2对 鹦鹉螺 无壳亚纲 无或有内壳 有吸盘 1 对 乌贼、章 鱼、长蛸 主要纲的分类鉴别特征比较 二、主要类群 1、双神经纲: 2、腹足纲: 3、掘足纲: 4、双壳纲(瓣鳃纲): 5、头足纲: 单板纲 绝大多数为化石。帽状或匙形的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