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Linux_Socket培训课件》.ppt

发布:2015-10-07约1.32万字共8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Linux TCP/IP编程 ——基于BSD Socket 1.1 四川大学软件学院林锋 网络编程简介 互联网的历史和发展 ISO/OSI七层协议 TCP/IP协议 Bekeley Socket库 互联网的历史和发展 1971年,ARPANET,使用NCP协议(Network Control Program) 1973年,放弃NCP协议,研究新协议 1974年,发布TCP/IP协议和网关结构 1981年,TCP/IP version 4标准确定 ISO/OSI七层协议模型 TCP/IP协议族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基于连接的服务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无连接的服务 IP(Internet Protocol) Internet协议,信息传递机制 OSI模型与TCP/IP协议的对比 消息传递流 消息包的逐层递增 TCP/IP编程 应用Socket函数实现网络功能 一些Socket编程的概念 流(Stream) 连接(Connection) 阻塞(Block)、非阻塞(Non-block) 同步(Synchronous)、异步(asynchronous) IP地址 字节顺序 IP地址 IP地址是Internet中唯一的地址标识, IP地址是一个32位长(正在扩充到128位) 每个Internet包必须带有IP地址 点分十进制表示法 将IP地址的4个字节的数字用十进制表示并用点隔开,如:48(0xCA733094) IP地址的分级 子网掩码(Subnet Mask) 四级IP地址 子网掩码 也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例如: 指明子网(局域网)的范围 Mask与IP地址进行与操作即可得出子网范围 例如 IP地址:与5 子网掩码: 即可得出这两个IP地址处于同一个子网内 MAC地址 MAC地址是Ethernet协议使用的唯一地址 MAC地址是Ethernet NIC上自带的,48位长。 如:00-88-D5-03-E7-A8 MAC地址作用范围是Ethernet(局域网)内 MAC地址存在于每一个Ethernet包中,是Ethernet包头的组成部分,Ethernet交换机根据Ethernet包头中的MAC源地址和MAC目的地址实现包的交换和传递 MAC地址与IP地址无关 字节顺序 网络字节顺序(NBO,Network Byte Order) 使用统一的字节顺序,避免兼容性问题 主机字节顺序(HBO,Host Byte Order) 不同的机器HBO不相同,与CPU设计有关 Motorola 68k系列,HBO与NBO相同 Intel x86系列,HBO与NBO相反 Socket函数介绍 需要用到的头文件 数据类型:#include sys/types.h 函数定义:#include sys/socket.h Berkeley Socket 常用函数列表 网络连接函数 获取/设置socket的参数或信息 转换函数 网络连接函数 socket bind connect listen accept select recv, recvfrom send, sendto close, shutdown 获取/设置socket的参数或信息 gethostbyaddr, gethostbyname gethostname getpeername getprotobyname, getprotobynumber getservbyname, getservbyport getsockname getsockopt, setsockopt ioctl 转换函数 IP地址转换 inet_addr() inet_ntoa() 字节顺序转换 htons()--Host to Network Short htonl()--Host to Network Long ntohs()--Network to Host Short ntohl()--Network to Host Long 数据结构:sockaddr struct sockaddr { unsigned short sa_family; /* address family, AF_xxx */ char sa_data[ 14]; /* 14 bytes of protocol address */ }; 此数据结构用做bind、connect、recvfrom、sendto等函数的参数,指明地址信息 数据结构:sockaddr_in struct sockaddr_in { short int sin_family; /* Ad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