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 作业参考答案.doc

发布:2017-02-08约3.46万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作业参考答案 4-05 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在IPv4的地址中,所有的地址都是32个二进制位,并且可记为 IP地址 ::= { 网络号, 主机号} IP地址被分为A、B、C、D、E五类,如下图所示。 A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1字节,最前面的1位是0。 B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2字节,最前面的2位是10。 C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3字节,最前面的3位是110。 D类地址:用于多播,最前面的4位是1110。 E类地址:保留今后使用,最前面的4位是1111。 IP 地址特点如下: 1.每一个IP 地址都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从这个意义上说,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机构; 2.IP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3.具有相同网络号的主机集合构成一个网络,因此,由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具有不同网络号的局域网互连必须使用路由器; 4.所有分配到网络号的网络都是平等的。 4-07 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答:如下图所示,IP地址在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位于MAC帧的首部。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地址,数据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的是硬件地址。 由于全世界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网络,它们使用不同的硬件地址。要使这些异构网络能够互相通信就必须进行非常复杂的硬件地址转换工作,因此由用户或用户主机来完成这项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统一的IP地址把这个复杂问题解决了。连接到因特网的主机只需拥有统一的IP地址,它们之间的通信就像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那样简单方便,当需要把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时,调用ARP的复杂过程都是由计算机软件自动进行的,而用户是看不见这种调用过程的。因此,在虚拟的IP网络上用IP地址进行通信给广大计算机用户带来很大的方便。 4-09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 代表什么意思? (2)一网络的现在掩码为 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 (3)一A 类网络和一B 类网络的子网号 subnet-id分别为16个1和8个1,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 (4)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 (5)一A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 255.255.0.255,它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 (6)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为C2.2F.14.81,试将其转换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地址? (7)C 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 答:(1)可以代表C类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默认值;也能表示A类和B类地址的掩码,该子网掩码把IP地址前24位作为网络号,后8位是主机号。 (2)255.255.255.248转化成二进制是1111111111111000,根据掩码的定义,后三位是主机号,这样,网络可以有8个主机号,除掉全0和全1的两个,该网络能够接6个主机。 (3)两个子网掩码都是255.255.255.0;但是子网的数目不一样,前者为65534,后者为254。 (4)255.255.240.01111111100000000)表示的子网掩码,对应的主机号有12位,所以每个子网的主机数最多为:212-2=4094。 (5)子网掩码由一串1和一串0组成,255.255.0.255符合子网掩码的取值规则,是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但不推荐这样使用。实际中,极力推荐在子网掩码中选用连续的1,以免出现可能发生的差错。 (6)转为十进制,该IP地址是:194.47.20.129,为C类IP地址。 (7)有实际意义。对于小网络这样做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子网。 4-17 一个3200位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上160位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下面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位。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试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据(这里的“数据”当然指的是局域网看见的数据)? 解:IP数据报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计算时要分开考虑。由于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的数据部分(即IP数据报)1200bit中包含160bit的IP首部,故该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的长度最多为1200-160=1040bit。 TCP交给IP的数据共3200bit=1040+1040+1040+80,因此3200bit的数据必须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而每个数据报片的首部长度都是160bit。所以得出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的4片数据总长度分别为: 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