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室各项安全应急预案(精选5篇) .pdf

发布:2024-11-22约7.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室各项安全应急预案(精选5篇)

实验室各项安全应急预案(精选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在自己预料之中

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后果,常常需要预先准备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应该怎么编制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实验室各项安全应急预案

(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验室各项安全应急预案1

教师和学生要熟悉所用仪器和试剂的性质,严格遵守安全守则和

实验操作规则,防止事故的发生,如一旦出现意外事故所应采取的措

施。

一、防火

实验室中因化学药物引起的火灾,一般有:

1、化学药物的混合接触引起火灾

2、氧化性盐类和强酸混合接触

3、安全措施

(1)科学、严格地管理化学药物,不给各类物质造成混合接触机

会。

(2)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使用一切加热工具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

程,离开实验室应检查是否关上自来水和切断电源。

(3)实验室应备有各类灭火用品,并保证随时好用。

二、防爆

实验室中能引起爆炸的物品很多,某些强氧化剂,如:硝酸盐、

氯酸盐、过氧化物等,一旦遇上有机物,易燃性物质,还原剂或发生

强烈磨擦、撞击等即发生强烈爆炸,还有许多可燃性气体,如:

氢气、甲烷等,一旦与空气混合,达到其爆炸极限时,遇水即可发生

爆炸。一般情况下,燃烧和爆炸往往同时发生,有时先着火后爆炸,

有时则爆炸后引起火灾,因此二者的预防打措施类同。

三、防护与急救

化学药物按它们的毒性分为:

1、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和液态溴等,能腐蚀或烧伤皮肤,误

肤造成唇、口、喉、胃烫伤,灼痛严重时可发生虚脱而死亡。

2、刺激性毒物,如汞、铅、铵盐、砷、磷等化合物,能使蛋白质

沉淀、误服可致人死亡。

3、神经性毒物如氢化物和氢氰酸等,能阻碍人体正常的氧化作用,

造成内部窒息而死亡,另外,还有一些我们经常接触的和使用的药物,

平时往往忽略了它们的毒性,如氯化钡、碳酸钡、汞及其化合物硫酸

铜、硝酸银、硝酸钴等,因此,要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首先要高度

重视防毒工作,并采用必要的预防措施,如实验室须有良好的通风设

备,准备室一定要有可供使用的通风橱,不能在实验室内做饭和进餐,

更不能用使用过的仪器作餐具,实验完毕要洗手消毒,注意不能用热

水洗手,防止皮肤上的毛孔张开而使毒物渗入,有毒废液要倒进指定

容器内,经处理后才能弃去,皮肤上有破伤时应专门包扎后进行实验,

以免毒物经伤口浸入体内。一旦发生中毒,一定要沉着冷静,尽快通

知医生,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1)误服各种毒物后,最常用的解毒方法是让中毒者先服用牛奶,

蛋清,面粉水,肥皂水等,将毒物冲淡,随后用手刺激喉部引起呕吐,

注意为磷中毒,千万不可喝牛奶,可将5—10毫升硫酸铜溶液用温水

调服,另外,若误服少量强酸液,可服镁乳、石灰水、氢氧化铅或肥

皂水解毒;误服少量强碱时,可服醋、柠檬水或桔子汁解毒,若误服

少量硝酸银溶液可服氯化纳溶液解毒。

(2)吸入有毒气体,应立即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

(3)若不慎将有毒物质少量落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药棉或纱布擦

掉,并用自来水冲洗或用相应的解毒剂冲洗,若将毒物溅入眼睛,应

在冲洗后,立即请医生治疗。

实验室各项安全应急预案2

一、指导思想

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是仪器设备、化学药

品(危险品)的要害部位,实验室内有许多具有易燃、易爆、氧化、

剧毒、放射性物质和贵重仪器设备,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稍有不慎,

即能引起人身伤亡事故和对社会造成危害。

为此,除了对实验室进行必要的技术预防外,还必须保障实验操

作中师生的安全,促进实验室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对实验室灾害性事故的发生,应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变措施,做

好事故发生后补救和善后工作,能科学有效地实施处置,切实有效地

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

坚持“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学院、实验

室负责,职责分工到人的管理模式。

二、制定依据

本应急处置预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

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江汉大学剧毒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规定》制定。

三、处置预案

(一)触电应急处置预案

若出现触电事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