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滥用的后果.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抗菌药物滥用的后果
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 吕和平;
一.抗菌药物滥用的后果;1.抗菌药物滥用增加国家.病人经济损失
?卫生部关于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加强药品使用环节管理专项工作方规
定?,为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环节管理,
提高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临床合理用
药水平,改善疾病治疗效果,减轻患者
因不合理用药而产生的经济负担,努力
缓解看病贵的问题.; 2.增加国家.病人经济损失
国外文献报道:
除医学外,其他领域(农.牧.禽类.渔业类)
均在广泛的使用抗菌药物。其中部分用于治疗,更多的是用预防和促进动植物的生长。
英国的抗菌药物用于人类抗感染与农牧业各占50%
用于人类抗感染,医院内用药仅占20%,而社区却占了80%,20%~50%是不需要用抗菌药物者。
每年有4万病例死亡是由耐药菌感染所致。;
增加国家.病人经济损失
国内文献报道
我国的滥用现象较比英国更为严重,WHO对我国滥用抗菌药的评估是:中国
97%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了抗
菌药;在初级医疗保健体系中30%~60%
患者使用了抗菌药;个体诊所对40%儿
科病人使用了抗菌药;医院获得性感染
显著增加,病人花了昂贵的费用,却不
能拯救生命。;
促进细菌耐药基因传递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几个概念
固有耐药:也称天然耐药性
其特点是发生率较低(0.8~0.9%)
获得性耐药性: 是指以前敏感以后变为耐药者,即微生物接触抗菌生物药物后,由于遗传基因的变化.生存代谢途径的改变而产生的耐药性。;多重耐药性:系指同时对多种常用抗微生物药物发生的耐药性
交叉耐药性:是指药物间的耐药性互相传递,主要发生在结构相似
的抗菌药物之间。
几个概念
染色体介导耐药
质粒介导耐药
; 细菌主要耐药机制
1.产生药物失活酶:
β-内酰胺酶可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失效;
目前最重要的β内酰胺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头孢、菌素酶既可由染色体介导,也可由质粒介导,对头孢菌素水解率高于青霉素类
-超超广谱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可同时产生ESBLs和AmpC,被称为超超广谱酶
-耐炭青酶烯的金属酶
·氨基糖苷修饰酶可使氨基苷类失效:;细菌主要耐药机制
2.靶部位发生改变:
细菌基因改变使β-内酰胺类耐药:
3.建立靶旁路系统:
细菌新建青霉素结合蛋白.`(PB2),使甲氧西林对金葡菌耐药;
4.膜(壁)通透性降低:
细菌膜膜孔通道蛋白或外膜蛋白丢失或变构形成生物膜
5.膜泵外排:
目前以知有5个家族.20多种外排泵,是四环素. 氯酶素. 喹喏酮类等最常见的耐药原因,也是细菌产生MDR的主要原因;BF可能的机制
屏障作用
位于生物膜中的细菌处休眠状态
生物被膜的糖蛋白复合物可吸附抗菌药物
被BF包裹细菌可保护细菌不被吞噬细胞吞噬
Ca++.PC.RBC.纤维蛋白沉积加固生物膜;BBF相关感染特点
通常有相互转化的静止期和发作期;
抗菌药物治疗起初可能有效,但以后治疗常常失败;
致病菌主要来自机体内环境微生态群.皮肤和周围环境,其主要有假单胞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病的治疗
14元环大环内脂类: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
15元环大环内脂类:阿奇霉素,可抑制多糖蛋白复合物形成,破坏BBF机构,有利于其他抗菌药物渗透,因此可与对感染菌敏感的其他抗菌药物合用治疗BBF相关感染。
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藻酸盐的合成可以被米诺环素.妥布霉素.林可霉素及大环内脂类药物抑制。
而非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多糖蛋白复合物的合成可以被大环内酯类药物,林可霉素抑制; (2)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定殖菌的感染)
类型:
菌群失调or菌群交替性肠炎
真菌性腹泻
伪膜性肠炎;常见病原体:
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致病性大肠杆菌. 辩梭状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赶菌等
常见抗菌药物:
克林霉素.林克霉素;
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
广谱青霉素;
氨基青霉素类: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
氟喹喏酮类:
磺胺类;
四环素族
氨基糖苷类等;对策:
确定是否为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停用可能的抗菌药物
支持对症治疗(阿片等减少肠蠕动药物可加速巨结肠,禁用);常见生物被膜病
生物被膜相关感染 形成生物被膜的细菌
齵齿 产酸G+球菌(如链球菌)
牙周炎 G-厌氧口腔细菌
中耳炎 流感嗜血杆菌
弥漫性泛细支器官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