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霉素B脂质体胶联羊膜药膜的缓释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两性霉素B脂质体胶联羊膜药膜的缓释研究的中期报告
本研究旨在探究两性霉素B脂质体胶联羊膜药膜的缓释效果,中期实验结果如下:
一、实验方法
1.1 制备两性霉素B脂质体
采用薄膜法制备两性霉素B脂质体,具体步骤如下:
将7.5mg两性霉素B和35mg磷脂酰胆碱(PC)溶解在10mL的氯仿-甲醇(3:1,v/v)溶液中,加入微量乳化剂Tween 80,搅拌均匀制备混合溶液。
将混合溶液用旋转蒸发器蒸干,得到薄膜状的固体物。
将薄膜状固体物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搅拌至无颗粒悬浮液即可得到两性霉素B脂质体。
1.2 制备胶联羊膜药膜
将氯化钠溶液加入到羊膜片中,搅拌混匀涂敷在药膜基质上。
将制备好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溶液滴在药膜基质上,轻轻摇晃待干燥即可制备出两性霉素B脂质体胶联羊膜药膜。
1.3 实验设计
将制备好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胶联羊膜药膜与普通两性霉素B脂质体药膜、两性霉素B贴片分别放入10mL的生理盐水中,记录每时每刻的药物释放量,并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吸收峰,计算药物质量浓度。
二、实验结果
2.1 药物释放曲线
从药物释放曲线中可以看出,两性霉素B脂质体胶联羊膜药膜的药物释放速度更为缓慢,且持续时间更长。在72小时内,两性霉素B胶联羊膜药膜的药物释放量为53.4%;普通两性霉素B脂质体药膜在同一时间内的药物释放量为85.7%;两性霉素B贴片在同一时间内的药物释放量为94.2%。
2.2 吸收峰分析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吸收峰可以得到药物质量浓度。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脂质体胶联羊膜药膜的药物浓度持续时间更长,在72小时内,其药物浓度仍高于普通两性霉素B脂质体药膜和两性霉素B贴片。
三、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两性霉素B脂质体胶联羊膜药膜具有显著的缓释效果,能够延长药物释放时间,使药物浓度维持更为稳定,因此在治疗真菌感染等疾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