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1-26约1.0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现代煤炭开采中,采空区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采空区指的是煤层被采后形成的空隙区域。采空区内一定存在大量的煤炭残留物,这些煤炭残留物的自燃性能对煤炭生产和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采空区煤炭自燃是煤炭产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在采空区内,煤炭残留物和采空区内部环境的因素(如氧气、温度等)相互作用,容易引起自燃事故。目前,我国在采空区自燃治理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自燃事故的发生率依然居高不下,给煤炭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安全隐患。

因此,本研究打算对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进行评价,以期提高煤炭生产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二、研究目标

1.分析煤炭残留物的自燃机理。

2.分析采空区的氧气、温度等环境因素对煤炭残留物自燃的影响。

3.建立针对采空区煤炭自燃风险评估模型,量化自燃危险性。

4.对已有的煤炭自燃治理方法进行综合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治理策略。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

1.文献调研:对国内外关于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评价方面的文献进行综合调研。

2.野外勘探:对现场采空区进行勘探观测,收集有关数据。

3.实验研究:在实验室中模拟采空区的温度、氧气等条件,分析煤炭残留物自燃的机理。

4.建立评估模型:根据研究结果,建立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的评估模型。

5.综合评估:对已有的煤炭自燃治理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治理策略。

四、预期成果

1.分析煤炭残留物的自燃机理并提出防控措施。

2.建立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评价模型,对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量化评估。

3.对已有的煤炭自燃治理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治理策略。

五、进度预期

1.文献调研:三个月。

2.野外勘探:一个月。

3.实验研究:三个月。

4.建立评估模型:两个月。

5.综合评估和撰写论文:三个月。

六、参考文献

1.刘威,陈文琴.煤炭残留物自燃机理及治理技术研究[J].煤炭技术,2019,38(10):123-125.

2.周宏,许天成.简论煤炭残留物自燃与防治[J].中国煤炭工业,2019(9):14-16.

3.闫金标,周佳佳.采空区氧气含量对煤炭残留物自燃的影响研究[J].煤炭开采与加工,2020(4):16-19.

4.胡洪胜.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评价研究[J].现代矿业,2020(1):16-1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