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解析与未来展望.pdf

发布:2025-03-27约1.13万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Journal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62(1):281−283,2025

DOI:10.7544/issn1000-1239.202440960CSTR:32373.14.issn1000-1239.202440960观点

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解析与未来展望

项晓岚张圣宇吴飞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杭州310027)

摘要对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

2024)论坛《“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新、质与力的道与术》中

专家发言观点进行思考,分析了新质生产力中“新”

“质”和“力”的内涵,讨论了人工智能这一通用目的

技术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重塑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范式变革,推动人类社会迈向“人工智

能+”时代.

最后,结合中国“2030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对人工智能与新质发展力

的融合发展提出若干未来展望.

等领域,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重塑社会经济

问题提出发展和科学研究范式变革,推动人类社会迈向“人工

智能+”时代.

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索CNCC

2024大会期间,专家学者对新质生产力中

洛研究表明,国民经济最终会达到这样一种发展阶“新”

“质”和“力”的内涵,基础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和

段(稳态):在那个阶段以后,经济增长将只取决于技实体经济发展创新2个人工智能赋能维度,以及教育、

术的进步.

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决定了经济增长,是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发展与形成新质生产力之间的

经济增长的引擎.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观

虽然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但是长期的经

点与发展建议.

济增长是由少数几种被称为“通用目的技术”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

GPTs)而驱动.

在人类发展历史新质生产力中“新”“质”和“力”

上,蒸汽机、电力、计算机、半导体和互联网等与人

工智能一样,都是通用目的技术,其具有普遍适用性、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

[1]

动态演进性和创新互补性3个特点.

1)普遍适用性: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该技术广泛应用到大多数行业;2)动态演进性:随着和外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和实践作出重要论

[3]

时间的推移,该技术能不断得到改进,使用成本不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