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765.5-2012 档案数字化规范 第5部分:录音档案数字化加工_征求意见稿.docx
ICS01.140.20
A14
DB11
北京地方标准DB11/T765.5—2012
档案数字化规范
第5部分:录音档案数字化加工Specificationfordigitizationofarchives-
Part5:digitalizedprocessingofaudioarchives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1
前言
DB11/T765《档案数字化规范》分为六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
——第3部分:缩微胶片档案数字化加工;——第4部分:照片档案数字化加工;
——第5部分:录音档案数字化加工;——第6部分:录像档案数字化加工。本部分为DB11/T765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北京市档案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市档案局组织实施。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市档案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月娥、王勤、杨中营、王凯、崔伟、刘永、田雷。
2
DB11/T765.4—2010
档案数字化规范
第5部分:录音档案数字化加工
(征求意见稿)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录音档案数字化加工的档案整理、目录建库、音频采集、音频处理、数据质检、数据挂接、数据验收等基本环节和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北京市各级各部门的录音档案数字化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A/T18档案著录规则
GY/T47音像资料著录规则
DB11/T765.1档案数字化规范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DB11/T76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录音档案audioarchives
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声音记录。
3.2
采样频率samplingfrequency每秒钟取得声音样本的次数。
注1:采样频率越高,声音的质量就越好,声音的还原也就越真实。3.3
音频位深度audiobitdepth音频采样数据大小的量化值。
注2:常用比特数表示。
3.4
声道soundchannel
声音在录制或播放时在不同空间位置采集或回放的相互独立的音频信号。
4录音档案数字化工作流程
4.1基本环节
录音档案数字化加工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录音档案整理、目录建库、音频采集、音频处理、数据质检、数据挂接、数据验收等。具体流程见附录A。
4.2基本要求
见DB11/T765.1第4章。
3
5录音档案整理
5.1录音档案检查
5.1.1录音档案从库房调出后,需在常温下至少过渡24小时。
5.1.2应在数字化之前对录音档案进行以下检查:——档号是否正确;
——是否有影响播放设备使用的异物;
——录音带是否有断带、过紧或过松等情况;——录音带是否有粘连、缠绕、变形等情况。
5.2技术修整
5.2.1在对录音档案进行检查过程中如发现存在影响录音档案正常播放的情况,应先进行相应的处理和修整,使其能够正常播放。在技术修整过程中,严禁损伤档案。
5.2.2如发现存在影响录音档案正常播放的异物,应将异物小心去除。
5.2.3如发现录音带存在断开情况,可用胶带粘连等方式进行续接;
5.2.4如发现录音带缠绕过紧、过松、变形或长时间没有使用等情况,须进行倒进带操作,使之达到能正常播放的程度。
5.3数字化后倒带恢复
录音档案数字化完成后,务必倒带至开头引片处,以保护档案数据存储区域。
6目录建库
6.1建立目录数据库
应按照DA/T18和GY/T47的要求,确定录音档案的著录项,建立目录数据库。
6.2目录数据质量要求
应采用人工校对或软件自动校对的方式,对目录数据库的建库质量进行检查,确保著录项目完整,著录内容准确、规范,发现不合格的数据应及时进行修改或重录。
7音频采集
7.1概述
根据录音档案的实际情况,将播放设备与采集设备连接,通过采集将录音档案中的模拟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音频文件。
7.2设备连接
7.2.1根据录音档案的载体类型选择适合的播放设备。
7.2.2正确连接播放设备和音频采集卡,根据实际情况还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