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故事_绝对感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80后贫困生拼命打工资助8个孩子 每天吃一顿饭
晓庄学院王景光同学在陶行知像前接受快报记者采访
王景光捐助贫困生的汇款收据。快报记者 路军 摄
王景光去探望贫困孩子李秀 晓庄学院学生供图
“其实很多人都这么劝我。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这的确是很好的方式。等我有钱了可以帮助更多人。但这些贫困的学生,如果我不帮助他们,他们就失去了读书的最好时期,有些人一生只有一次读书的机会。”
“如果一天只吃一顿饭,会是什么样的人?”正在南京晓庄学院读大三的王景光就是一位!他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人,他家里不算富裕,因此每天夜里都出去打工,两年来靠打工赚了有两万元,但他把所有的钱都捐给西部的贫困孩子了。为帮助更多的孩子,这位阳光帅气的80后男孩子,甚至每天只吃一顿饭,单纯而固执的奉献,在南京晓庄无人不知。很多人说他这是在拿健康做赌注,也有很多人不解他为什么要这样拼命赚钱,他的回答是:“我只想多帮助一些贫困的学生”。
快报记者 孙羽霖 钟晓敏
为了省钱 他一天只吃一顿晚饭
心声: “因为打工,我的学习时间很少,少吃一顿饭还能省时间,这样学习、工作都不会耽误。”
王景光1988年出生,近一米八的身高,皮肤白净,在许多女生眼里是一位阳光帅气的男生。如果不是别人说起,记者根本无法相信他会每天只吃一顿饭。在晓庄学院江宁校区,记者本以为赶上了他的饭点儿,王景光却告诉记者,他一般是不吃中饭的,“从今年初开始,我就只吃一顿晚饭了。”他很平静地告诉记者,似乎每天吃一顿饭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昨天同学刚刚聚会,我吃了好多,今天中午还有点饱呢!”王景光似乎很满足地说。“每天吃饭的钱在3元至3.8元,每次自己都打5毛钱的饭,剩下的钱有时候能打两种菜。”记者算了一下,如果王景光每天只花费3.8元吃饭,一个月的伙食费只要114元。
“中午省一顿饭也有其他好处。”王景光说:“自从每天晚上要出去打工,我学习的时间少了。如果中午按时吃饭,打饭排队,和同学吃饭聊天,吃完饭了还想休息一会儿,没多久又要上课了。每天下午一点学习时间就耽误了。同学们中午都去食堂的时候,我就去图书馆看书,这样学习、工作都不会耽误。”
作为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一天吃三顿饭都可能不够,现在从两顿减到一顿饭,他能吃得消吗?记者为此向他身边的同学、老师求证。
他的舍友吉启卫说,大一大二的时候,王景光都还吃两顿饭,那时候5毛钱的饭王景光吃不饱,但他不好意思再去打饭了。好几次都是我再去打一份5毛钱的饭,陪着王景光一起吃。“现在他只吃一顿饭了,我们所有的同学和老师都苦口婆心地劝他,但他就是不听,有时候我们于心不忍,每天早晨给他带一点包子馒头,他看起来都吃得很香,我们才有点安慰。”
拼命挣钱 他同时资助着8名孩子
心声: “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别人最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2008年,王景光作为第一批来自西部的学生考入了南京晓庄的经济与管理学院。在08政教班里,只有两位同学来自西部,剩下的都是江苏人。在许多江苏学生的眼里,这位来自西部的同学,应该是贫困助学的对象。
“但是当大学第一年学校通知申请助学金的时候,班里很多同学都申请了,而作为班长的王景光却悄悄地自动放弃了。”在同学和老师的眼里,王景光是一位全心为同学着想的好学生好班长。
在王景光读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利用假期挣钱。但是挣来的钱却不是为了自己,大多捐给了贫困学生。当王景光读高中的时候,他就开始省吃俭用资助两位成绩优异的同龄人,一个学生正在读高一、另一个在读初三。“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别人最能体现自己的价值,高中资助的孩子已经被政府接管了,我又可以有新的起点了。”
进入大学后,王景光每年资助的学生都在以惊人的速度递增,大一上学期的时候有3个孩子,大一下学期时有4个孩子,到了大二增加到了7个,现在大三了,增加到了8位。明年如果手头宽裕了还会不定期资助更多的孩子。
目前王景光定期资助的8个孩子,分别是:宁夏固原贺套村小学1名;宁夏盐池麻黄山小学2名;宁夏固原一中一名;宁夏固原五中一名;宁夏盐池大水坑中学一名;宁夏盐池麻黄山小学一名;宁夏麻黄山地区后洼小学一名。
“因为我自己的资金和能力也有限,通过对比筛选后,才会决定长期资助。”王景光告诉我们,“资助的孩子都是来自西部贫困地区,通过宁夏红十字总会、固原团委、盐池等地区,每个孩子都是我一个个认真筛选的,有的孩子是在支教中认识的,有的孩子是在红十字名单中看到的。
幸福日子 每月11日会准时去银行汇款
心声: “想到他们又能够读书了,我的心里就会特别满足。”
“你知道我一个月哪一天最开心吗?”王景光的问题把记者弄糊涂了。“每个月10日是我拿工资的日子,那天晚上我的钱包被1300元塞得鼓鼓的。”王景光脸上洋溢着微笑。他说:“我最开心的日子,是拿工资的第二天。每个月的11日,是我前往邮局和银行的日子。每月1300元的收入,我把1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