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智力障碍者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研究.doc

发布:2017-07-08约4.2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智力障碍者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研究 【摘要】为探讨智力水平及两难情境类型是否会对被试的道德判断和归因以及道德情绪判断和归因造成显著影响,本实验选取智力障碍者以及智力水平相当的正常儿童为被试,采用2*2的混合实验设计,对比研究二者在不同的道德两难情景下的道德情绪判断以及其归因模式,结果表明:1情境的类型对正常儿童被试的道德判断和归因有显著影响,不影响智力障碍者的道德判断和归因。2智力水平对被试的道德判断影响不显著。对两组被试在亲社会情境中的道德判断归因没有显著影响;对一般两难情境中的道德判断归因造成显著影响。3情境类型对正常儿童被试的道德情绪判断和归因有显著影响;对智力障碍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和归因影响均不显著。4智力水平对被试的道德情绪判断影响不显著;智力水平对两组被试的道德情绪判断归因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智力障碍 道德情绪 亲社会 1 前言    儿童的道德心理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发展不仅包括了道德认知的发展,还包含道德情感的发展[][1],关于道德认知的研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进行了相关实验,通过采用对偶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他设计了一些含有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让儿童回答,要求儿童判断故事中行为的是非对错,然后从他们对特定行为情境的评价中投射并推测出儿童现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水平,总结出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认知、转化过程[][2]。所谓他律,是指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所谓自律,则是指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主观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但是只依靠了解儿童对特定情境的是非评价判断来探索儿童的道德发展规律并不能全面准确的对儿童的各种行为进行解释。面对这一不足,科尔伯格后来的研究则是对这一缺漏进行了完善,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研究以皮亚杰的早期理论为基础,虽然沿用了皮亚杰的方法,但目的却有所不同,他不像皮亚杰那样旨在了解儿童对行为是非的道德判断,而是希望借助道德两难的问题情境,了解儿童作出行为的是非道德判断和其判断理由。通过儿童对两难故事的判断以及理由阐述,科尔伯格在研究中也形成了自己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他将儿童、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每个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即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3]。科尔伯格的这一理论认为是道德推理导致了道德判断,而道德情绪则并非道德判断的直接结果,尽管这一理论在一定意义上奠定了道德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中的地位,但是这一理论也明显的忽视了道德情绪在道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   柯尔伯格的观点是道德判断是理性的,不受情绪的影响。然而,情绪和认知虽然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但是二者却有着密切的联系[][5]。按照情绪的功能主义理论观点,情绪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部监导系统,它有着评价事物和推动行为的作用,不同的道德事件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而人们对情绪反应的预期则可能影响到其行为决策,这种观点主要关注情绪对道德推理的作用结果[][6]。因此,道德判断既是理性的,同时也会受到个体情绪的影响。Pizarro 也指出,把情绪和道德推理理解为对抗性的两个部分的传统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并提出情绪性道德判断的理论模型,认为情绪在道德推理判断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7]。    如果把人类的所有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那道德情绪便是是属于复合情绪的[][8],道德情绪是一种以自我认知为基础且具有复杂认知性的复合情绪,是个体通过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事件进行评估以及归因时产生的情绪,有研究者也将其称为道德情绪。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有一定的行为调节能力,能够服务于个体的社会需要及内部心理需要[][9]。Leary 认为当一个人独自面对某种情境时,会因为假想听众的存在, 引发个体的自我意识情绪。他认为,人们体验到自我意识情绪,并不只是把自己的实际行为与理想自我表征或相关标准进行比较评估的这样简单的一个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对这种比较评估进行分析推理的认知过程。正是由于自我意识情绪的这一作用, 使得个体带有很强的自我评价和归因意识, 对情境的反应也因此明显带有亲社会性质。这项研究也支持了道德推理必须通过道德情绪的中介作用才能影响道德行为的观点[][10]。   如果说由于早期道德研究将研究重点集中于儿童道德认知而使研究结论的推广受到极大的制约的话,那么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研究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1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