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梁山隧道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苗家庄段、临县梁家会至克虎寨段升级改造工程
焦苗段第一合同段
架梁山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克线焦苗段第一合同段项目部
二〇一七年九月
目 录
TOC \o 1-1 \h \u HYPERLINK \l _Toc31162 一、 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31162 3
HYPERLINK \l _Toc23227 二、 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23227 3
HYPERLINK \l _Toc16901 三、 执行规范及标准 PAGEREF _Toc16901 3
HYPERLINK \l _Toc27570 四、 施工准备 PAGEREF _Toc27570 3
HYPERLINK \l _Toc8679 五、 施工方案 PAGEREF _Toc8679 6
HYPERLINK \l _Toc13332 六、 质量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13332 14
HYPERLINK \l _Toc17119 七、 安全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17119 15
HYPERLINK \l _Toc15095 八、 环境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15095 16
工程概况
此路面为复合式路面,全长980m,宽10m,路面结构为有仰拱段4cm细粒式SBS改性密集配沥青混凝土AC-13,6cm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AC-20,26cm水泥混凝土,15cm贫混凝土基层,无仰拱段4cm细粒式SBS改性密集配沥青混凝土AC-13,6cm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AC-20,26cm水泥混凝土,15cm贫混凝土基层,10cm贫混凝土整平层。
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是根据架梁山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纸、现场勘察、施工规范及规程,有关部门的规定等进行的编制。
执行规范及标准
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1-95
4、设计主要依据的规范、规定和标准
施工准备
1、人员与施工组织
针对本工程工期紧、地方干扰因素多,协调难度大的现状,准备选调一支有丰富施工经验协调能力强,善打硬仗的优秀施工队伍,并配以足够的技术管理人员。
根据工程数量和现场施工条件,我项目部计划安排充足的人员和机械设备,投入主要技术人员和劳动力安排如下:
主要技术人员和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工种数量备 注1测量工程师2人2质检工程师2人3结构工程师2人4安全工程师2人5实验工程师2人6机械操作工5人7电工2人8工人20人施工组织机构图如下:
工程管理部
物资设备部
安全质量部
办 公 室
副组长
副组长
组长
计划合同部
作业队
2、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投入设备见下表:
主要机械设备表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全站仪台1水准仪台1振动梁台1滚筒台1吸浆机台1抹面机台1抹光机台1压纹器台1切缝机台1发电机组台2振动棒台2钢筋切断机1钢筋调直机13、材料的准备及其性能检验
①水泥:水泥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要符合国家标准,并且每一批水泥都应有质保书。并且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的频率进行自检。
②砂:质地坚硬、耐光、洁净、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量在2.5以上。含泥量(冲洗法)不大于3%,有机含量(比色法)不深与标准溶液的颜色。
③碎石:质地坚硬、耐光、洁净、符合规定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石料的等级强度大于Ⅱ级,压碎值符合规范规定,针、片状颗粒含量大于15%,含泥量(冲洗法)不大于1%。
④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组织好各种材料的进场。并对已进场的砂、碎石、水泥、钢筋要进行各种性能检验,若有不符合要求的,应另选或采取补救措施。
⑤混合料配合比检验和调整
A、工作性的检验和调整,按设计配合比取样试拌,测定其工作性,必须时还应通过试铺检验,如测得其工作性低于要求,则保持水灰比不变适当增加水泥用量。每次调整加入少量材料,重复试验。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B、强度的检验,按工作性符合要求的配合比,适当增减水泥用量,配置3组配合比的新拌混凝土试件,并测定其实际密度。到规定龄期后测定其强度。如实测强度未能达到要求的配合强度时,可采用提高水泥标号、减小水灰比或改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