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风险管理5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风险管理 本章主要内容 1、风险管理概述 2、风险规划 3、风险控制 4、风险监视 一、风险管理概述 管理风险,就要善于把握风险既是机会,又隐藏着威胁这一内在矛盾。消除所有的威胁是不可能,但是消除某些威胁却是可能的。 风险管理是连续、多次反复进行的。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规划、风险控制和风险监视三个阶段。 二、风险规划 1、风险规划内容与任务 风险规划就是制定风险规避策略以及具体实施措施和手段的过程。 在风险规划阶段要考虑两个问题: (1)风险管理策略本身是否正确,可行? (2)实施管理策略的措施和手段是否符合项目总目标? 风险规划阶段的基本任务是把风险事故的后果尽量限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2、风险规避的策略 规避风险,可从改变风险后果的性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风险后果大小三个方面,提出多种策略。 (1)减轻风险 此策略的目标是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少后果的不利影响。 (2)预防风险 预防策略通常采取有形和无形的手段。 工程法是一种有形的手段。此法以工程技术为手段,消除物质性风险威胁。其具体措施如下: ①防止风险因素出现; ②减少已存在的风险因素; ③将风险因素同人、财、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隔离。 无形的风险预防手段有教育法和程序法。 ①教育法 项目管理人员和所有其他有关各方的行为不当构成项目的风险因素。因此,要减轻与不当行为有关的风险,就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风险管理教育。 ②程序法 项目活动的客观规律若被破坏会给项目造成损失。程序法是指以制度化的方式从事项目活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又叫合伙分担风险,其目的不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不利后果的大小,而是借用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故一旦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项目以外的第三方身上。 实行该策略要遵循两个原则:必须让承担风险者得到相应的报答;对于各具体风险,谁最有能力管理就让谁分担。 当项目的资源有限,不能实行减轻和预防策略,或风险发生频率不高,但潜在的损失很大时可采用此策略。 转移风险主要有四种方式: ①出售 即通过买卖契约将风险转移给其他单位。 ②发包 即通过从项目执行组织外部获取货物、工程或服务而把风险转移出去。 ③开脱责任合同 即在合同中列入开脱责任条款,要求对方在风险事故发生时,不要求项目班子本身承担责任。 ④ 保险 4、回避风险 回避是指当项目风险潜在威胁发生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太严重,又无其它策略可用时,主动放弃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规避风险的一种策略。 5、自留风险 即项目班子把风险事件的不利后果自愿接受下来。 (6)后备措施 有些风险要求事先制定后备措施。一旦项目实际进展情况与计划不同,就动用后备措施。主要有费用、进度和技术三种后备措施。 ① 预算应急费 预算应急费是一笔事先准备好的资金,用于补偿差错、疏漏及其它不确定性对项目费用估计精确性的影响。 预算应急费在项目预算中要单独列出,不能分散到具体费用项目下。 ② 进度后备措施 对于项目进度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项目各有关方一般不希望以延长时间的方式来解决。因此,项目管理班子就要设法制定出一个较紧凑的进度计划,争取项目在各有关方要求完成的日期前完成。从网络计划的观点来看,进度后备措施就是在关键路线上设置一段时差或浮动时间。 ③ 技术后备措施 技术后备措施专门用于应付项目的技术风险,它是一段预先准备好了的时间或一笔资金。当预想的情况未出现、并需要采取补救行动时才动用这笔资金或这段时间。 3、风险管理规划文件 风险管理规划最后一步就是把前面已完成的工作归纳成一份风险管理规划文件。风险管理规划文件应包括项目风险形势估计、风险管理计划和风险规避计划。 在风险管理规划阶段,应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对项目风险估计进行修改。修改时应对已经选定的风险规避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重点放在这些策略会取得哪些成果上。 风险管理计划在三个风险管理规划文件中起控制作用。风险管理计划要说明如何把风险分析和管理步骤应用于项目之中。 风险管理计划的一般格式如下: 1、引言 (1)本文件的范围和目的 (2)概述 (3)组织 (4)风险规避策略的内容说明 2、风险分析 (1)风险识别 (2)风险估计 (3)风险评价 3、风险管理 (1)根据风险评价结果提出的建议 (2)可用于规避风险的备选方案 (3)规避风险的建议方案 (4)风险监督的程序 4、附录 (1)项目风险形势估计 (2)削弱风险的计划 风险规避计划是在风险分析完成之后制定的详细计划,它包括以下内容: (1)所有风险来源的识别; (2)关键风险的识别; (3)对已识别出的关键风险因素的评价; (4)已经考虑过的风险规避方案及其代价 (5)建议的风险规避策略; (6)各单独规避计划的总体综合; (7)项目风险形势估计、风险管理计划和风险规避计划三者综合之后的总策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