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13.《用相机记录我的旅行(辽宁)》教学设计.docx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13.《用相机记录我的旅行(辽宁)》教学设计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用相机记录我的旅行(辽宁)》。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摄影基础知识、相机的使用技巧以及如何通过照片记录旅行中的美好瞬间。此章节内容与辽宁地域文化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过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知识,并对摄影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帮助学生将已有知识运用到实际拍摄中,通过实践提高他们的摄影技能,培养他们发现美、记录美的能力。同时,结合辽宁地域特色,让学生在拍摄过程中深入感受家乡文化,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一是提高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通过学习摄影技巧,使他们能够发现并捕捉生活中的美;二是锻炼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拍摄过程中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摄影作品;三是强化学生的文化认知,让学生在记录旅行中了解并传承辽宁地域文化;四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拍摄活动,提高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课本内容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在掌握摄影技能的同时,全面提升美术学科素养。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掌握了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知识,对摄影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拍摄操作。此外,他们在上一学期学习了如何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
2.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探索精神。在美术学科方面,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较强。学习风格方面,学生更倾向于合作学习和实践学习,喜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首先,摄影技巧的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学生在短时间内可能难以熟练运用;其次,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拍摄中,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此外,部分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可能在创作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时遇到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材,以便查阅本节课相关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辽宁地域文化相关的摄影作品图片、相机操作示意图以及摄影技巧讲解视频,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观感受和理解教学内容。
3.实验器材:为学生提供相机、三脚架等拍摄器材,并确保器材数量充足、功能正常,满足学生实践拍摄需求。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划分为拍摄区、讨论区和展示区,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拍摄、小组讨论和作品展示。同时,设置安全提示标志,确保实验操作过程安全。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上课之初,我与学生们分享了一组辽宁地域文化的摄影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我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在旅行中,我们如何记录下美好的瞬间呢?”学生们积极回答,我趁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相机记录我的旅行(辽宁)》。
2.知识回顾
我带领学生们回顾了上一节课所学的摄影基础知识,如相机的种类、镜头、曝光等。同时,让学生们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拍摄照片的体会,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3.探究新知
(1)相机操作技巧
我向学生们详细讲解了相机的操作技巧,包括如何调整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等。通过示范操作,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各个参数对照片效果的影响。
(2)摄影构图技巧
我展示了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如黄金分割、对称、三分法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同时,鼓励学生们在拍摄过程中尝试运用这些构图技巧,提高照片的艺术效果。
(3)辽宁地域文化摄影
我向学生们介绍了辽宁的地域特色,如名胜古迹、民间艺术等,引导他们在拍摄时关注家乡文化,记录下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
4.实践拍摄
(1)分组讨论
我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讨论拍摄主题、构图和拍摄技巧。学生们积极交流,碰撞出许多创意火花。
(2)实践拍摄
学生们拿起相机,走出教室,开始实践拍摄。我在一旁观察,随时解答他们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作品分享
拍摄结束后,各小组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我邀请其他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课堂小结
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摄影技巧的掌握和实践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拍摄,记录下美好时光。
6.作业布置
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1)完成一份摄影作品,主题为“我眼中的辽宁”,要求运用所学构图技巧,体现家乡特色。
(2)撰写一篇摄影心得,分享自己在拍摄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7.教学反思
总之,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们的视觉审美能力、创意实践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通过实践拍摄,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家乡文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