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门铃课程设计报告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郑州科技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 目 “叮 咚” 门 铃
学生姓名 王 芳 芳
专业班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班
学 号 201247003
院 (系) 电气工程学院 __
指导老师 李 杰
完成时间 2014年5月9日
目 录
TOC \o 1-3 \h \z \u 绪言 1
1 电路设计任务与要求 1
2 设计方案与论证 2
2.1 原理图 2
2.2 电路原理 2
2.3 电路数据 3
2.4 各元器件功能 3
3 电路原理 4
4 电路仿真 5
5 设计结论 6
6 心得体会的 6
7 参考文献 8
附录1:实物图 8
附录2:元器件清单 9
. . .
绪言
在近代“门铃”不再是有钱人家的专项,“门铃”已在平民百姓人家广泛普遍应用。各式各样的“门铃”比比皆是,“门铃”的作用也不仅仅是局限于给客人叫门用。近代市民最常见的“门铃”是电子类的占多数。
最常见的是前几年流行的“电子门铃”;一般安放两节5号电池在内,门外的触发电钮被人按动后,门内的“门铃”就“叮咚”地响几声。也有的是由IC片播放一段电子音乐的。
后来演变到客人可以在门口与楼上家里的主人讲话,验明真声后主人再给客人开门。它们的缺点就是要消耗电源,特别是用电池的毛病较多,但用交流电的又怕临时停电。 高级公寓里的“门铃”算是这类中造价最昂贵的,不但可以叫门对话,还可以通过摄像头让家中的主人在屏幕上看到远在门外楼下的来客,用这样的“门铃”顺便监看放在楼下的车辆倒也不错。
作为初学者,这次我们的课程设计就是制作一个简单的叮咚门铃,它是利用一块时基电路集成块和外围元件组成的,它的装调简单容易、成本较低,一节6V的电池可用三个月以上,耗电量较低。我们常常由于工作可能会没有注意到亲朋好友的到来,但是只要我们装上了我们所设计的叮咚电子门铃,我想我们就可以很清晰的听见并且知道有人来到了自己的家里。
1 电路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按下按钮时发出较高的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正常人听力范围在20Hz~2000Hz,而300Hz~5000Hz则是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因此,叮咚声最好在这个范围内或者左右,叮咚两声频率要求差距比较大,声音持续时间要求恰当,电路最好具有低功耗。
要求:
设计简单并且节约资源,有良好的应用性。
门铃电路由555产生680-1230Hz左右的频率工作。
电路均安装音频放大器,实现音频放大。
电路统一工作在6V。
通过电路的装配和调试进一步掌握用555集成电路组成的叮咚电子门铃电路胡工作、振荡频率的调整方法及简单故障的排除。
2 设计方案与论证
方案一:
2.1 原理图
2.2 电路原理
本电路十一块以NE555时基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叮咚门铃。
电路图中的NE555和R1、R2、R3、D1、D2、C2构成了一个多谐振荡器,SW是叮咚门铃的按钮开关,在平日,按钮开关处于断开的状态,此时D1没有导通,D2反向截止,R3接地,所以NE555的4号端口一直处于地电平,而NE555的4接口是复位段,当接入低电平时使其复位,所以3号端口无输出,扬声器不响。并且C2通过R1、R2充电,充电完成后C1两端电压约等于电源电压。
当SW闭合时,D1正向导通,通过R3向C1两端电压升高,此时NE555的4号端处于高电平,无法使其复位,与此同时,C2则通过R2向NE555的7端口放电,它们以及NE555和C3构成了一个多谐振荡器。
松开SW时,已经充满电的C1开始放电,R2、R3、C2和NE555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
2.3 电路数据
R1=10K;R2=5K;R3=10K;R4=120;C1=10u;C2=0.1u;C3=0.01u;VCC=5V
2.4 各元器件功能
R1:SW断开后,给C2充电
R2:给C2充放电
R3:给C1充放电
R3:限制电流,防止三极管被烧坏
C1:充放电控制NE555,使其发出脉冲波
C2:充放电来控制NE555,使其发出脉冲波
C3:滤波,防止干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