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征文.doc
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征文
TOC\o1-2\h\u14786第一章战国风云:历史大舞台的重要一幕 1
20291第二章《史记》中的战国:主要史实与精彩故事 1
24037第三章战国特色:诸侯纷争与百家争鸣 2
9660第四章我的感悟:战国乱世中的智慧与勇气 2
3953第五章原文印证:从史书中看战国真相 2
31058第六章深度剖析:战国对当今的启示 3
18082第七章回顾战国:总结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3
32266第八章展望未来:以史为鉴的新征程 3
第一章战国风云:历史大舞台的重要一幕
战国时期啊,那可真是中国历史上超级精彩的一幕。这时候周王室衰微,诸侯们纷纷崛起。就像晋国,原本是个大国,可是国内的卿大夫势力逐渐强大,最后韩、赵、魏三家分晋,这在《资治通鉴》里可是开篇就提到的大事。齐国呢,原本的姜姓齐国被田氏取代,史称田氏代齐。这些事件都标志着春秋时期那种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被打破。各国之间开始了大规模的争霸战争。楚国一直都很强盛,它占据着南方广袤的土地,拥有丰富的资源,一直都想北上争霸。秦国在西方,本来是个被中原诸侯看不起的国家,可是秦孝公时期开始商鞅变法,秦国就像开了挂一样迅速强大起来。这些诸侯你争我夺,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他,都想在这乱世中分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战国的舞台上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
第二章《史记》中的战国:主要史实与精彩故事
《史记》就像一部战国时期的大百科全书。里面记载了好多关于战国的史实和故事呢。就说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事儿吧。当时赵国被秦国打得很惨,赵国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她向信陵君求救。信陵君本来想带着门客去和秦国拼命,可是他知道这样根本不行。后来侯嬴给他出主意,让他偷魏王的兵符,然后去夺取晋鄙的兵权。信陵君照做了,成功地解了赵国之围。《史记》里是这么写的:“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这信陵君可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还有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面对强大的秦国,毫不畏惧。秦王想要和氏璧,蔺相如带着璧到了秦国,看到秦王没有诚意用城池交换,就机智地把璧又带回了赵国。《史记》里描述蔺相如的话语把他的智慧和果敢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章战国特色:诸侯纷争与百家争鸣
诸侯纷争那是战国时期最明显的特征了。各国为了土地、人口和财富,不断地发动战争。比如桂陵之战,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的军师孙膑采用围魏救赵的计策,在桂陵这个地方大败魏军。这就是典型的诸侯之间相互争斗的例子。与此同时呢,百家争鸣也是战国时期的一大特色。在这个乱世之中,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涌现。儒家倡导仁义道德,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思想,虽然在当时没有被各国君主完全采纳,但对后世影响深远。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在当时可是很先进的思想。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老子的《道德经》里说:“道可道,非常道。”法家强调以法治国,韩非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被秦始皇所重视,帮助秦国建立了严格的法律制度。这些思想流派相互争鸣,碰撞出无数智慧的火花。
第四章我的感悟:战国乱世中的智慧与勇气
身处战国这样的乱世,智慧和勇气是非常重要的。就拿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来说吧。当时赵国面临着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和其他诸侯国的双重压力。赵武灵王看到胡人骑马作战的优势,他不顾国内保守势力的反对,毅然决定推行胡服骑射改革。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他深知变革才能让赵国强大起来。这种勇气就来源于他对赵国命运的责任感和对局势的清晰判断。而在智慧方面,像苏秦、张仪这些纵横家就表现得淋漓尽致。苏秦凭借着自己的口才和对各国局势的把握,身佩六国相印,联合六国对抗秦国。张仪则通过自己的智慧,为秦国破解合纵之术,采用连横策略。他们在各国之间游走,用智慧和口才影响着战国的局势。这让我明白,无论在多么艰难的环境下,只要有智慧和勇气,就有可能创造出一番事业。
第五章原文印证:从史书中看战国真相
我们从史书中可以看到战国时期的很多真相。就拿《左传》来说吧,它虽然主要是记载春秋时期的事情,但也为战国时期的一些事件埋下了伏笔。例如书中对晋国政治的描写,我们能看到卿大夫势力是如何逐渐崛起的,这就为后来三家分晋做了铺垫。再看《战国策》,它里面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谋士的纵横捭阖。有一篇写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冯谖为孟尝君收债,他却把债券都烧了,为孟尝君赢得了民心。原文是这么写的:“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从这些原文中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通过对这些原文的解读,我们能更真实地感受到战国时期的历史风貌。
第六章深度剖析:战国对当今的启示
战国时期对我们当今有不少启示呢。就拿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