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
作为中国经济体系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商业银行不仅仅承担了信用中
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的经济职能,也对我国经济政策的执行和国
家的宏观调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开放,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有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正在受到
挑战,另一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在
逐年上升。近年来,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会为银行绩效带来什么影响成为了一
个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西方经济学家关于银行市场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
系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通过构建计量模型,用实证检验的方法研究中国市场结
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可能影响中国银行业绩效水平的因素。
本文的主要内容为,导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阐述了作者的研
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总结了有关市场结构与银行绩效之间关系
的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第三章作者讨论了银行绩效,市场结构指标以及控制
变量的选择,并运用相关数据对中国银行业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作者
结合市场份额(MS)、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以及净资本利润率(ROE)等
指标,采用 16 家银行 1999 至 2008 年的面板数据,运用 Eviews5.1 软件建立了计
量模型,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讨论了影响
银行业绩效的其他因素。在对中国银行业整体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之后,作者又分
别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了研究。最后,作者结合实证检验结果
和世界银行业发展的现状,对提高我国银行业绩效提出了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为: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资本资产比、营业费用率和国
有股比例这几个变量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主要因素。对于中国银行业整体
而言,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资本资产比和国有股比例这四个变量与银行绩效
负相关,而营业费用率与银行绩效正相关。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份额、市
场集中度、营业费用率三个变量与绩效正相关,而资本资产比和国有股比例的回
归系数为负。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与银行绩效负相关,而
营业费用率的回归系数为正。
1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结合上述结论,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有:首先,降低银行业准入门槛,增加
市场竞争,优化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其一是降低国有股
比重以及国有资本产权控制力,在国有商业银行中推行产权改革。其二是降低中
小商业银行准入门槛,加强市场竞争。其三是推进新型金融机构设立,更加合理
的分配金融资源。最后是稳步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步伐,适度引入外资金融机
构。第二,降低营业费用率,这可以从降低业务和管理费和降低资产减值准备金
两个方面入手。第三,强化资本充足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重视银行经营的安全
性和稳健性,强化风险意识。文章最后作者指出,在当前中国和世界银行业的发
展趋势下,只有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以及加强风险管理水平,才能真正提升一
国银行竞争力与市场绩效。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本文采集了最新数据,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各
类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除了衡量银行市场结构的指标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
外,在模型中还引入了国有股比例、资本资产比、营业费用率、GDP 增长率等控
制变量,综合考察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其次,在对银行
业总体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分别研
究,并针对当前我国银行业整体改革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现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
建议。
本研究是有关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之间关系的一个试探性的实证研
究,未免有许多局限和不足之处,例如:由于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时间较短,
一些商业银行的数据缺乏连贯性,以及由于会计方法不同使得不同商业银行统计
口径上有微小差异。此外,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包括对一些新的控
制变量,例如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进行量化。并将我国近年
来银行业市场结构出现的新变化,例如产融结合的趋势,电子支付机构的出现,
农村金融,小额信贷,担保典当,以及世界银行微型信贷的兴起等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