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南开大学722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研专业课复习是考研备考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备考资料。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2009年南开大学722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供大家下载使用,并且提供南开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更多真题敬请关注中公考研网!南开大学722新闻传播学基础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南开大学 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专业:新闻学传播学填空(1×20=20分) 1.人们获取、交流信息的渠道,可以归纳为( )( )( )三个类型。 2.美国报纸新闻的表现形式大体分为四种,即()()()()。 3.中国的报纸教育始于1918年,当时北京大学成立新闻研究会,蔡元培为会长,聘()和()为会长。 4.世界上早期创立的四家著名通讯社是()()()()。 5.符号的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即()()()。 6.1912年5月5日,布尔什维克在()创办了大型的群众政治日报()。 7.大公报在()年6月17日创刊于()。二、名词解释(4×5=20分)1.“报章文体”2.选择性理论3.《经济学家》4.信息主权5.“掏粪运动”三、简答(10×4=40分)1.简述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基本要求2.举例说明议程设置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应用3.举例说明受众对新闻媒介的影响4.简述普利策的办报实践对现代报业的启示四、论述题(25×2=50分)1.网络暴力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和论证2.近年来,三农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这与新闻媒介所发挥的作用密不可分,试运用相关的新闻传播学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论证。五、综合题(10×2=20分)1.请列举中国新闻史上的十位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2.请列举外国新闻史上的十位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4.1.1 2009年真题答案填空略 (书中找)略(书中找)徐宝璜和邵飘萍路透社、美联社、 圣彼得堡、 《真理报》1902 天津法租界名词解释报章文体:是指出现在报刊上,不同于当时流行文坛的桐城派古文的,比较通俗浅白的文体。王韬发明。这种文体的特点表现为: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加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的最有影响,因此又称为“时务文体”,后因他在《新民丛报》上运用的更加娴熟,又称“新民文体”。选择性理论:选择理论由美国传播学者克拉柏提出。这一理论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上,即认为广告受众最重要的心理特点是选择性心理。所谓选择性心理是指,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人们的通常心理表现是首先接受同自己早先已有的观点或立场相一致的内容,而排斥那些不一致的内容;首先接受对自己和团体有利的信息,回避那些有害的或不利的信息。克拉柏认为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呈现出注意——理解——记忆这样一种线性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分为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这样三个阶段。 《经济学家》:《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一般译作《经济学人》)于1843年在伦敦建刊,以独立和全球化的视角着称。说它是杂志,其实它是以报纸的身份注册的。经济学家每周四晚上在世界六个地方同步印刷,每周六全球同步出版,4-5期/月,同时于当天晚些时候在网上更新最新一期的内容。经济学家是一本完全国际化期刊,其中80%的发行量来自英国之外。 客观公正是经济学家杂志的的生命所在。该期刊读者定位为高收入、富有独立见解和批判精神的社会精英,与此相适应,文章始终保持了一种独特的格调:不拘一格、叙述朴实、用词准确和忠于事实。信息主权: 信息主权是在国家主权概念上演化而来,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 信息主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对本国信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②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的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③对本国信息的输出和外国信息的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掏粪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以杂志为主体掀起了一场揭露丑闻、谴责腐败、呼唤正义与良心的运动,这就是著名的“掏粪运动”。这一名称源于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他把写揭露新闻的记者比作班扬的小说《天路历程》中的主人公,埋头拿粪耙收集污物,不愿抬头看天主。在罗斯福看来,这些记者就是令人不屑的掏粪者。但新闻界却把这一称呼视作光荣的奖赏接受下来。 “掏粪运动”是从《麦克卢尔杂志》1902年底发表的三组重要文章开始的。文章分别揭露美孚石油和洛克菲勒石油公司的黑幕、圣路易斯等城市弊端、以及劳工联盟腐败的问题。 “掏粪运动”中尽管有些文章带有煽情主义倾向,但它在影响和引导社会正义与良知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向人们展示新闻报道的真正力量,使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成为一个大声疾呼改革的十年,在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