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质量报告,活性炭.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每周质量报告,活性炭
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上学期期中化学试
卷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1、互联网上用G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混合而成“假奶粉”
B、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C、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调制成“假酱油”
2、用量筒量取10 mL水,采取俯视读数,则实际取水量为 ()
A.10 mLB.小于10 mLC.大于10 mLD.无法估计
3、客运汽车在行使中发现漏油,司机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用火机检查什么地方漏油 B、加快行使速度赶到修理厂修理
C、顾客下车后再寻找漏油之处 D、顾客坐稳不要随便走动
4、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醋B.酱油 C.碱面 D.矿泉水
5、“环境保护以人为本”,从2000年6月新调整的空气质量指标中指出,影响空气质量的一组主要污染物( )
A、SO2、NO2、可吸入颗粒物 B、CO2、N2、O2
C、CO2、O2、SO2 D、NO2、N2、可吸入颗粒物
6、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物、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等。这里的碘、铁、钙、硒应理解为()
A.原子 B.元素 C.分子D.离子
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实验,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
A、氢气、氧气的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B、氢原子、氧原子发生了变化,重新组合成水分子
C、氢分子、氧分子发生了变化,它们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水分子
D、氢气在氧气分子中不断运动生成了水
8、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9、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的质量大,而原子的质量小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C.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10、下列现象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A.100 ml水和 10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 ml
B.打开盛装浓盐酸瓶盖,浓盐酸逐渐减少
C.气态氧在加压降温时变为淡蓝色的液态氧
D.加热氧化汞得到银白色的汞和氧气
11、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A.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D.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12、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常在氧气钢瓶外连接如右图所示装置。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左边的导管与病人吸入氧气的导管相连
B.左边的导管与供给氧气的钢瓶相连
C.保持吸入氧气具有人体适宜的湿度
D.可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和输出氧气的速度
13、下列气体中,可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
14、现有一瓶工业酒精和一瓶食盐水,区分它们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
A、闻气味 B、品尝味道 C、取少量点燃 D、用硝酸银溶液检验
15、区别硬水和软水的简便方法是( )
A、加入活性炭 B、加入石灰水 C、加入肥皂水 D、通入二氧化碳
16、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③给试管加热;④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⑤收集氧气。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②④③⑤D. ④①②③⑤
1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无色气体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8、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D. 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19、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场上投下了至少10吨贫铀弹,不少人患上了“巴尔干综合症”。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中子数应为()
A.146 B.92 C.136 D.238
20、2003年春夏季节,我国部分地区爆发非典疫情,过氧乙酸(CH3COOOH)
成为杀灭非典病毒的主要消毒剂.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A.过氧乙酸是一种混合物
B.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4:3
D.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6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6 分)
21、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元素、离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