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6T 1258-2020 淡竹材用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docx

发布:2025-03-23约3.9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B61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258—2020

淡竹材用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highyieldwood-producingstandofPhyllostachysglauca

2020-07-17发布2021-01-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6/T1258—2020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移竹造林 1

5成林培育 3

6丰产标准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淡竹林立地级区分 6

II

DB36/T1258—2020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海霞、程平、曾庆南、余林、彭九生、李江、雷昌菊。

1

DB36/T1258—2020

淡竹材用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淡竹材用林栽培技术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淡竹林立地级、移竹造林、成林培育及丰产标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淡竹材用林的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391毛竹林丰产技术

GB/T32770竹子名词术语

LY/T2346竹秆锈病诊断剂防治技术规程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GB/T32770界定的术语及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淡竹林立地级siteclassofPhyllostachysglaucastands

立地条件按其对淡竹生长的适宜程度区分为若干等级,称淡竹林立地级。淡竹林立地级区分参见附录A。

4移竹造林

4.1造林地选择

4.1.1地形

海拔500m以下、坡度小于25。的山谷、山麓、丘陵岗地及河漫滩等。

4.1.2土壤

土层厚度30cm以上,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石砾含量小于20%,pH值为5~8。

4.1.3其他

交通便利,靠近水源,便于浇灌。

2

DB36/T1258—2020

4.2整地

4.2.1林地清理

翻垦前全面清理造林地一次,8月份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杂灌及采伐剩余物。

4.2.2翻垦

4.2.2.1翻垦时间

栽植前1个月翻垦。

4.2.2.2全垦整地

坡度在10°以下的造林地全面翻垦,翻垦深度不低于30cm;清除树蔸、石块、树根。

4.2.2.3带状整地

坡度10°~20°的造林地,沿等高线带状翻垦,带宽1.0m、带距1.0m,翻垦深度不低于30cm。清除树蔸、石块、树根。

4.2.2.4块状整地

坡度20°以上的造林地,按造林密度定点块状翻垦,翻垦规格1.5m×1.5m、深度不低于30cm。

4.2.3挖穴

根据造林密度,呈“品”字形挖穴,穴规格为80cm×50cm×40cm。

4.2.4施基肥

每穴施腐熟农家肥10kg,或复合肥0.25kg,并与回填土充分拌匀。

4.3造林密度

1500株/hm2~1800株/hm2,株行距2m×3m。

4.4造林季节

除严寒、酷暑和笋期外,其他时间均可造林。以2月下旬~3月中旬、梅雨季节中期或10月~11月为宜。

4.5母竹要求

选择1年~2年生,胸径2cm~3cm,无病虫害,长势良好的竹株为母竹。采挖母竹时留来鞭25cm~35cm、去鞭30cm~45cm,带宿土,不伤鞭芽及根,留枝3盘~6盘。

4.6栽植

将母竹土球置于穴正中,保持竹鞭呈舒展状态,使鞭根与土壤密切接触,覆土、分层踏实,栽后浇足定根水。

4.7幼林管护

4.7.1套种

3

DB36/T1258—2020

前2年可间作豆类、花生等作物。不宜套种高秆作物、攀援型作物、红薯等作物。

4.7.2松土除草

每年6月~8月松土除草一次。

4.7.3追肥

造林当年的秋冬季节,沿栽植穴四周沟施有机肥5.0kg/株~7.5kg/株。以后每年结合松土除草施复合肥500kg/hm2。

4.7.4浇灌排水

造林当年栽植穴处宜盖草覆土保持湿润,土壤干燥时,及时浇水。林地积水时,及时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