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2.4Mta新井设计--采矿工程(井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矿2.4Mt/a新井设计
指 导 教 师
院(系、部) *** 学院
专 业 班 级 采矿*****班
学 号 ***********
姓 名 ***********
日 期 **年**月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一)选题的目的:
通过毕业设计要求达到下列目的:
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学习国家有关的煤矿方面法律法规;
通过毕业设计,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并能系统的综合的应用和巩固所学理论;
结合在铁法小康煤矿实习的内容和收集到的现场资料,进行矿井设计;
通过毕业设计大致掌握矿井设计的方法、步骤和内容;
培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吃苦耐劳的态度,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提高编写技术文件和运算的能力,提高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巩固并加强矿业工程CAD等软件的运用,全面提高个人的能力。
提高自己采矿专业英语的水平。提高自主查资料的能力,提高文献检索的能力。
使理论更好的结合实际。
(二)选题的意义:
毕业设计能巩固、加深和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是理论更好的结合实际,通过参观和实习,对矿井各生产环节建立全面的系统概念,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通过实习能增强工人阶级的思想感情,为毕业设计收集有关资料。另外,毕业设计是我们大学课程的最关键部分,是对我们所学课程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是培养我们整体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我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重要的意义,是整个大学学习过程的自我继续深化和提高阶段。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课程所不能代替的,搞好毕业设计对全面提高我们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条件:
*****矿位于辽宁省阜新市**县境内的**煤田东北部,西北以与**三台子煤矿相邻;东北与大平煤矿相邻;东南、西南均以煤层可采边界线为界。矿井东北西南宽约3.813km,西北东南长约5.664km,矿井总面积18.9855km2。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23°20′38″~123°25′55″,北纬:42°37′54″~42°41′42″。矿区交通非常便利,距调兵山35km,距**县城15km。矿区铁路经法库、调兵山至大青编组站,大青编组站东至铁岭20km与京哈线相接。
(四)煤层赋存条件:
井田内有2个可采煤层,即1#煤层(煤层平均厚度9m)、2#煤层(煤层平均厚度3.5m),煤层发育良好,两煤层间为27m的砂岩。 二、设计任务、内容及目标
(一)、设计的主要任务: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要完成说明书和图纸两项主要任务:
1、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一份;说明书内容包括:封面,扉页,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外文翻译资料及参考文献。
2、图纸部分包括:矿井开拓巷道布置平剖面图和带区巷道布置图及插图等。
(二)、设计的内容:
1、在了解矿区概况和井田及其附近的地质特征的情况下,按照井田的境界和煤层的赋存情况首先计算井田的储量;
2、根据所要设计的矿井的年产量和所了解的矿区煤层赋存概况来计算矿井的服务年限及一般工作制度;
3、矿井的开拓系统的设计,其中包括井筒形式及井筒位置的确定、开采水平的设计、采(带)区划分及开采顺序、开采水平与回风水平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开拓系统综述等;
4、在划分了的采(带)区基础上进行采准巷道布置,根据设计采(带)区的设计采(带)区的地质概况及矿层特征,确定采区形式、采区上(下)山或带区的数目、位置及用途,采区区段的划分、区段平(带区斜巷)巷的布置方式、层间或分层间的联系方式,井底车场及硐室,采准系统、通风系统、运输系统(矿物、料等)、充填排水系统及灌浆系统等,还有采(带)区的开采顺序,采(带)区巷道断面尺寸、支护方式、采(带)区准备工程量,采(带)区的巷道掘进率、采区回采率;
5、依据设计层的矿层赋存条件、矿层结构及围岩情况进行采矿方法的选择,工作面长度的确定,落矿机械的选择及回采工艺方式的确定,循环方式的选择及循环图表的编制;再然后是确定建井工期及开来计划;
6、矿井通风、运输、排水三大系统的具体设计;
7、最后是全矿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
(三)、设计的目标:
完成*****矿2.4Mt/a的新井设计。
三、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
(一)研究方案:
1、充分了解*****矿的地理位置及行政隶属关系。矿区地形地貌;矿区的交通,矿区的气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