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有力举措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有力举措
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有力举措
关于沧州市推行“三选一保”工作机制的调查
胡锦涛同志XX年在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 习教育活动总结表彰会议上强调指出:“村级领导班子后继 乏人,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必 须抓紧解决。”近几年来,河北省沧州市委围绕解决这一问 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 大力推行以选派、选育、选聘和建立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 的“三选一保”工作机制,取得了较好成效。
应时而生:着眼于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面临的紧迫课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反映在村 级领导班子建设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村干部后备力量不足,党支部书记难选。据统计 2 0 00年至XX年,沧州市每年有12万多名较高素质的农民 通过考学、参军、务工等途径离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和 工作骨干的大量转移,造成了村干部特别是农村党支部书 记难选,部分村只能靠“留守”党员“轮流坐庄”,少数村
根本就选不出支部书记。
二是村干部素质不高,能力和水平不适应。沧州市共 有5744个村党组织,农村党员16. 4万人。基层干部的素 质总体上是好的,但也有部分村干部思想观念落后,工作 方法陈旧,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群众想致富、盼出 路的要求不适应。一些乡村干部反映:“以前我们的工作主 要是催粮征款、抓计划生育,整天忙不过来。现在粮食不 交了、农业税不收了,真不知道抓什么了!”
三是村干部待遇无保障,影响积极性。由于集体经济 薄弱、乡村负债率高,加上农业税减免等因素,沧州市村 干部经济待遇普遍偏低,即使每月百八十元的补贴,在很 多地方也很难保证。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一些村干部的 积极性。19 99年至20 00年,全市有278名村干部因享受 不到应有待遇而“撂挑子”。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 彻落实和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 员队伍的先进性,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削弱党在农村 的执政基础。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后继乏人和村 干部素质不高的问题,己成为摆在沧州市委和农村各级党 组织面前的紧迫课题。
针对这一问题,枪州市施行的“三选一保”政策,解 决村级领导班子后继乏人问题、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
质的重要措施在沧州农村迅速推开,并在实践中显示出旺 盛的生命力。
多措并举:着力从整体上形成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 的有效机
解决村级领导班子后继乏人问题,加强农村基层组织 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沧州市 委推行的“三选一保”工作机制,从选派、选育、选聘三 个环节和选好干部、激励干部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形成了 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
选派,就是多渠道、多层次选派干部到村任职,着力 解决少数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难选的问题。选派人 员包括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离岗、退休、退 职人员,以及大中专毕业生。选派对象的确定,坚持个人 自荐与单位推荐相结合,并进行严格的组织考察,着重选 派那些公道正派、责任心强、熟悉农村工作的同志,或基 本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选派干部的主要任务 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确保稳定的基础 上,带领群众加快经济发展。同时,协助乡村党组织选好 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人选,培养选拔村级 后备干部,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为鼓励干部下基层工作,
市委明确规定在村任职期间,滤布实行“四不变、一浮动、 两优先”,即在原单位的职级、工资、福利待遇和开支渠道
不变;职务工资上浮一档,任期结束后被评为优秀的固定 上浮工资;实绩突出的,优先列为后备干部培养,优先提 拔使用。目前,全市共选派1 538人到村任职,其中,担任 村党组织书记的464人,副书记6 52人,委员102人,任 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的1 42人,任村“两委”班子其他职 务的178人;回本村任职的927人,占总数的60. 3%。
选育,就是大规模培训,大力度培养,着力解决农村 基层干部素质不高的问题。在做好干部选派工作的同时, 沧州市委坚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对在职村干部和有发展前 途的后备人才培育上。通过大规模培训,大力度培养,着 力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 富的能力。一是专业素质培训。市、县每年都对村干部进 行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和农业产业化知识技能的培训 年来,全市举办农村干部专业素质培训班2 13期,先后有 2万多人次接受培训。二是任职资格和岗位培训。他们结合 “两委”换届、村级领导班子调整,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 任职资格培训、对村委会主任进行岗位素质培训。截至X X 年5月底,有52 75人取得了村党支部书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