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工基本知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篇 建筑电气电工基本知识 15 建筑防雷、接地系统安装、调试及验收与安全用电 目 录 15.1 接地系统安装、测试及验收 1接地 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土壤间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2接地体或接地极 直接与土壤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或接地极。接地体可分为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 人工接地体是指专门为接地而装设的接地体;自然接地体是指兼作接地体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及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等。 15.1 接地系统安装、测试及验收 3接地线 连接于电气设备接地部分与接地体间的金属导线称为接地线。 4接地装置 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的总体称为接地装置。 5接地装置的散流场 当由于某种原因有电流流入接地体时,电流就通过接地体向大地做半球形散开,这一电流称为接地电流,接地电流流散的范围称为散流场。 15.1 接地系统安装、测试及验收 接地装置的对地电压与接地电流之比为接地电阻。实验表明,离接地体越远,土壤导电面积越大,电阻就越小。 在距2.5m长的单根接地体20m处,导电半球形面积可达2500m2,土壤散流电阻已小到可以忽略,也就是这里的电位已趋近于零,可以认为远离接地体20m以外的地方电位为零,称为电气上的“地”或“大地”,如图15-1所示。 6接触电压 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时,在身体可同时触及的两部分之间出现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压。 15.1 接地系统安装、测试及验收 7跨步电压 人在散流场中走动时,两脚间出现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 8接地的分类 (1) 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是为保证电力系统和设备达到正常工作要求而进行的一种接地,例如电源中性点的接地、防雷装置的接地等。 (2)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为保障人身安全、防止间接触电而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 15.1 接地系统安装、测试及验收 (3) 重复接地 在TN系统中,为确保公共PE线或PEN线安全可靠,除在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应在PE线或PEN线的下列地方进行再一次接地,称为重复接地。 ① 如架空线路终端及沿线每1km处。 ② 电缆和架空线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处。 15.1 接地系统安装、测试及验收 9接地电阻 指构成接地装置的各部分的电阻之和。 (1) 工频(50Hz)接地电流流经接地装置所呈现出来的接地电阻称为工频接地电阻。 (2) 冲击电流(如雷电流)流经接地装置所呈现出来的接地电阻称为冲击接地电阻。 15.1 接地系统安装、测试及验收 15.1 接地系统安装、测试及验收 1自然接地体的利用 在设计和装设接地装置时,首先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以节约投资。如果实地测量所利用的自然接地体电阻已能满足要求,而且这些自然接地体又满足热稳定条件,可不必再装设人工接地装置。 可作为自然接地体的物件包括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的钢结构和钢筋、行车的钢轨、埋地的金属管道及埋地敷设的不少于2根的电缆金属外皮等。对于变配电所来说,可利用其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自然接地体。 15.1 接地系统安装、测试及验收 利用自然接地体时,一定要保证良好的电气连接,在建(构)筑物结构的结合处,除已焊接者外,凡用螺栓连接或其他连接的,都要采用跨接焊接,而且跨接线不得小于规定值。 15.1 接地系统安装、测试及验收 2人工接地体的装设 人工接地体有垂直埋设和水平埋设两种基本结构形式,如图15-2所示。人工接地体一般采用钢管、圆钢、角钢或扁钢等安装和埋入地下,但不应埋设在垃圾堆、炉渣和强烈腐蚀性土壤处。 最常用的垂直接地体为直径50mm、长2.5m的钢管,这是最为经济合理的。 15.1 接地系统安装、测试及验收 15.1 接地系统安装、测试及验收 1材料要求 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92)规定,钢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截面不应小于表15-1所列规格。对110kV及以上变电所或腐蚀性强的场所的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或适当加大截面。 15.1 接地系统安装、测试及验收 2接地体的埋设要求 (1) 接地体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且必须在大地冻土层以下。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2) 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不应小于2.5m, 其相互之间间距一般不应小于5m。 (3) 防雷接地的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