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小常识 武术小常识.pdf
《体育小常识武术小常识》
摘要:其中记载有“打法”、“穴法”、“五不能”、“禁犯病”、“练手者卅五”、“练步者十八”等内容,1930年,
率朱国福、朱国桢、杨松山、杨法武、郭世铨、张长海等去日本考察武术,其书法、绘画、烧陶、建筑、医药、针灸、茶道,
亦为日人所称道
万全福(贵州贵阳市)问:何为内家拳法?答:其实,《内家拳法》是一部武学古籍,
乃清代浙江黄百家所著。黄百家自幼从王征南学内家拳,他于王征南死后第七年著成此书。其
中记载有“打法”、“穴法”、“五不能”、“禁犯病”、“练手者卅五”、“练步者十八”
等内容。李中林(甘肃兰州)问:请介绍一下《手臂录》以及有关大枪术方面的古
籍著作。答:《手臂录》是清代吴殳著,康熙元年(1662年)刊行。此书以精解枪法而
著名,在后世出版的《借月山房汇妙》、《指海》等书中均有收录。此书4卷后附1卷,除
卷3的“单刀图说”和卷4的“诸器总说”、“叉说”、“狼筅说”、“藤牌腰刀说”、
“大棒说”、“剑诀”、“双刀歌”、“后剑诀”外,均讲枪法,并附有图解。《阴符
枪谱》作者不详(据唐豪考证,是清代山西王宗岳著),此书记述了枪法秘诀,如高下、左右、
刚柔、虚实、进退、动静、阴阳、黏随诸理,与太极拳理论完全吻合。另外,武学古籍
中尚有《三才图会》,乃王圻著,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刊行,其中亦有“枪法图”
等,只是多录自《纪效新书》(明代嘉靖年间戚继光所著,该书收录有“杨家六合八母枪法”
等功夫)。还有明代程宗猷所著《耕余剩技》,其中内容四篇中即有“长枪法选”(余三篇:
少林棍法阐宗、单刀法选和蹶弥心法)。刘文长(吉林榆树县)问:有关太极拳源
流的争论由来已久,而其中之一说创立者为陈立庭的始作俑者为唐豪,请介绍一下其人其事?
答:唐豪(1897~1959年)字范生,江苏吴县人。幼嗜读书,兼爱武术,在上海曾从德州刘
震南学六合拳。1927年去日本习法政,学柔道、劈刺。回国后,积极提倡武术,重实用,斥
花假,访求各家,以亲身体会比较其短长。1930年,率朱国福、朱国桢、杨松山、杨法武、
郭世铨、张长海等去日本考察武术。1932年在上海从事律师业务时,仍以节余搜购体育武术
图书,从事著述。唐豪曾力辟达摩造少林拳之妄、张三丰传太极拳之伪。他在20世纪三十年
代曾印行《太极拳与内家拳》、《少林武当考》、《少林拳术秘诀考证》、《戚继光拳经》、
《中国民族体育图籍考》、《中国武艺图籍考》等十多种著作。遗作《廉让堂本太极拳谱考释》
收入《太极拳研究》(1962年,人民体育出版社)中,但《峨嵋考》数万言,则不知流落何
处。1955年1月,唐豪由华东政法委员会调往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研究中国体育史,主
编《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共八辑。吕成(江苏南京)问:亚洲第一个进入国际奥
运会的项目是日本柔道,据说,其术亦受我国明代人陈元斌影响,是这样吗?答:陈元
.
(1587~1671年)日本古籍记载,陈元于1644年明亡后,由中国流寓日本。1660年(日
本万治三年,即清顺治17年)归化日本。1625年,陈元居江户麻布国昌寺,将摔跤、
少林寺拳法传授给福野七郎右卫门正胜、三浦与次右卫门义民和矾贝次郎左卫门等三人。其后
三人各有传授与发展,形成了称作福野流、三浦流、矾贝流的三个流派。日本安永年间
(1772~1780年),在东京爱岩山立“起倒流拳法碑”载:“拳法之有传也,自投化明人陈
元学得其术,是即起倒流。”讲道馆学员柔道九段山下义韶而起。《拳秘书》亦说:“福野等
三人,从陈元在《讲道馆之沿革》一文中说:“嘉纳治五郎(1860~1938年),以本人所习
之天神真扬流、起倒流为基础,集合各派之长,创日本现行的柔道。”并说:“起倒流者,即
将对手投倒于地下,以制其自由为主之技术。”可见,柔道亦受陈元所传摔跤之影响。
陈元斌能诗,有《元元唱和集》。其书法、绘画、烧陶、建筑、医药、针灸、茶道,亦为日人
所称道。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是一位有影响的人物。编后:本栏目欢迎读者、武友来
信或电话提出自己想明白的武学知识、小常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