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零二四年度双向保密协议范本,针对供应商与客户的商业秘密保护.docx

发布:2024-12-17约5.01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零二四年度双向保密协议范本,针对供应商与客户的商业秘密保护

本合同目录一览

1.定义与解释

1.1商业秘密的定义

1.2保密信息的分类

1.3保密信息的范围

2.保密义务

2.1保密承诺

2.2保密信息的处理

2.3保密信息的传播

3.保密措施

3.1物理保护措施

3.2信息技术保护措施

3.3人员管理措施

4.保密期限

4.1保密期限的一般规定

4.2保密期限的延长

4.3保密期限的终止

5.知识产权归属

5.1保密信息的知识产权归属

5.2专利、商标、版权等权利的归属

6.违约责任

6.1保密义务的违约

6.2知识产权侵犯的违约

6.3违约金的计算与支付

7.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

7.1适用法律

7.2争议解决方式

7.3争议解决地点

8.合同的生效与终止

8.1合同生效条件

8.2合同终止条件

8.3合同终止后的处理

9.合同的修改与补充

9.1修改程序

9.2补充协议的效力

10.通知与通讯

10.1通知方式

10.2通讯地址与联系方式

11.不可抗力

11.1不可抗力的定义

11.2不可抗力的通知

11.3不可抗力对合同的影响

12.保密信息的披露

12.1法定披露

12.2合同披露

12.3保密信息的保护

13.保密信息的保密性承诺

13.1承诺范围

13.2承诺内容

13.3承诺的遵守

14.其他

14.1合同的解释

14.2合同的附件

14.3合同的生效

第一部分:合同如下:

1.定义与解释

1.1商业秘密的定义

本合同中,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1.2保密信息的分类

保密信息分为一般保密信息和重要保密信息,具体分类标准由双方约定。

1.3保密信息的范围

(1)技术秘密,如生产工艺、技术图纸、技术方案等;

(2)经营秘密,如经营策略、客户信息、商业计划等;

(3)其他经双方确认的保密信息。

2.保密义务

2.1保密承诺

供应商和客户对本合同中涉及的保密信息负有保密义务,未经对方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披露或使用。

2.2保密信息的处理

双方在处理保密信息时,应采取合理措施确保其保密性,包括但不限于:

(1)对保密信息进行分类管理;

(2)对接触保密信息的人员进行保密教育;

(3)对存储、传输保密信息的设备进行安全防护。

2.3保密信息的传播

供应商和客户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传播保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口头、书面、电子等方式。

3.保密措施

3.1物理保护措施

(1)对存储保密信息的场所进行安全保卫;

(2)对保密信息进行物理隔离,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3)对保密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3.2信息技术保护措施

(1)对保密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

(2)对接触保密信息的人员设置权限控制;

(3)对网络进行安全防护,防止黑客攻击。

3.3人员管理措施

(1)对接触保密信息的人员进行背景审查;

(2)对接触保密信息的人员进行保密教育;

(3)对违反保密义务的人员进行处罚。

4.保密期限

4.1保密期限的一般规定

本合同中保密期限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计算,一般保密信息保密期限为五年,重要保密信息保密期限为十年。

4.2保密期限的延长

在保密期限届满前,如双方同意延长保密期限,应书面通知对方,并签订补充协议。

4.3保密期限的终止

(1)保密信息已公开;

(2)保密信息已为公众所知悉;

(3)双方协商一致终止保密义务。

5.知识产权归属

5.1保密信息的知识产权归属

本合同中保密信息的知识产权归供应商或客户所有,具体归属由双方约定。

5.2专利、商标、版权等权利的归属

供应商和客户在合同中涉及的专利、商标、版权等权利的归属,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双方约定执行。

6.违约责任

6.1保密义务的违约

供应商或客户违反保密义务,导致保密信息泄露或被未经授权的人员使用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6.2知识产权侵犯的违约

供应商或客户侵犯对方知识产权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6.3违约金的计算与支付

违反本合同约定的,应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数额由双方约定。如违约行为导致对方损失的,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8.合同的生效与终止

8.1合同生效条件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8.2合同终止条件

(1)合同约定的保密期限届满;

(2)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3)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4)一方违约,守约方有权解除合同;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终止情形。

8.3合同终止后的处理

合同终止后,双方应立即停止使用保密信息,并采取必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