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张红《火眼金睛》教学设计22.doc

发布:2017-04-10约1.8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教学设计 威海市锦华小学 张红 [设计意图] 良好的观察力是小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小学生的观察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和观察训练。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事物的新、异、奇并把它们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一方面可以锻炼观察力,另一方面还可以积累知识经验。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学生已经慢慢学会通过观察找出事物的共同点和区别,本节课旨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闯关游戏,让学生在观察中明确观察目的的重要性,进行观察方法的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能将其灵活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2、通过观察方法的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能将其灵活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活动重难点] 1、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书包、课本、练习本、文具盒、“整理书包我最棒”统计表 一 、趣味导入(感知重要)  嘿!小朋友们,俺齐天大圣孙悟空凭借一双火眼金睛,识破妖魔鬼怪的众多诡计,护送唐僧历经艰险取经成功。俺这一双火眼可不是轻易炼就出来的,不信?就请你试一下吧! 心空观测台(体验方法) (一)火眼金睛有目的 出示图片3秒 问:图片中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再出示图片一遍 学生回答图中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学术交流: 为什么同样的问题,第二次能回答出来,第一次就不能回答出来? 师小结:我们要成为“火眼金睛”,首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观察任务是什么,才会有更大的发现和收获呀! (二)火眼金睛找不同 观察是不是有了目的这个法宝就够了呢?(生答)那我们接下来还需要什么观察法宝呢?让我们一起闯入下一关“眼力大比拼”,看看谁才是名副其实的“火眼金睛”吧! 不同的孙悟空(个人找不同) 出示两幅孙悟空的图片,两幅图片有几个不同之处。请大家静静(强调)的静静的观察,看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得最多。(点击消失) 师:谁找得最多?(指名说)找出来了?你一共找出了几点不同?(生答)它们分别在哪里呢?(你很用心,观察得比较全面。) 师:他找得对不对呢?我们来看看!(出示答案)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找得很快,刚才的几个不同,你是怎么发现的呀?(生答) 师:谁能够有顺序的说一说,这两幅图有什么有哪些不同。(生说)(相机指导:有序) 师:从你的回答中,我发现了你观察的小秘密,你是先从这……,接着到……,最后到……同学们,他观察的小秘密是————(生答:按顺序) 师:是的,观察事物要想做到不遗漏,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2、不同的小农院(小组找不同) 师:好,再来看看这两幅图,请大家按一定的顺序找出他们的不同之处。——不要急着举手,全面的有顺序的观察观察,千万别遗漏了哦! 师:你找到了哪些不同之处?(生说)请问你的观察顺序是什么?(生答)(你很善于学习并借鉴了他们的经验,学以致用,聪明!) 师:看来,观察不仅仅要认真,仔细,全面,我们还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这样才能够做到不遗漏,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在第三关,你找到了观察的什么法宝呢?(板书有序) 火眼金睛找特点   这是一堂小学年级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辅导目标围绕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展开。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观察力发展还不成熟,主要特点有:1、缺乏系统性,观察停留在表面,儿童在观察时往往发现不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缺乏概括性。2、缺乏稳定性,儿童一般很少会自觉地为某一目的而进行观察,容易受到事物的较为突出的外部特征及当时的情绪、个人兴趣所支配,使观察不全面。 以上几个环节通过“观察力大比拼”的小组竞赛形式展开,用“亮眼睛星”作为激励手段,学生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课堂气氛,学生参与积极性,我在整个大环节中,仅仅是竞赛的内容提出者,而把大量的活动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活动中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口去交流,用自己的心去感悟。 接下来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引导学生把观察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去,因为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观察。 在帮助学生初步明白了观察方法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一个环节,把观察引入到学习中来,渗透学习方法指导,通过一道数学式题的观察,让学生体会到观察还有助于学习,进一步激发他们喜爱观察、仔细观察的积极性。这一环节的妙处在于给学生一种“震撼”—原来连这样的小细节都可以去观察呀!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就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意识地、主动自觉地去观察各种事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