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心理学19页.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1、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由此教育心理学诞生了。标志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宄成果,大大扩充了学科的内容。50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变化。在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80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越来越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育心理学得到了大发展。布鲁纳于 1944年对教育心理学自80年代以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研宄内容有以下特点:主动性、反思性、合作性、社会文化性。第二早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迀移或概括。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他把人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个阶段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前运算阶段(2?7岁)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在思维方面存在自我中心的特点,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思维不可逆性,思维具有刻板性,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思维存在集中化的特征,不能同时运用两个维度。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出现了显著的认知发展。这一阶段儿童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儿童已经获得了守恒概念,能凭借具体事物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儿童获得了思维的可逆性。去集中化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形式运算阶段,儿童能从多种维度对抽象的性质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够进行假设性思维,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已接近成人的水平。皮亚杰认为,所有儿童的认知发展都会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独特的结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影响发展的因素关于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皮亚杰提出以下四个基本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化。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创设合理情境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2、维果茨基的发展观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茨基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高级心理机能。心理发展观在维果茨基看来,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教育和发展的关系一一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他主张教学应当了解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以确定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从而带动儿童的发展。内化学说维果茨基内化学说的基本观点包括:维果茨基的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在内化的过程中,语言发展中的自我中心言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维果茨基的理论对教学的影响研宄者在维果茨基搭建支架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架式教学。教学是交互作用的动力系统。维果茨基的理论对于合作学习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维果茨基的理论在情境认知理论及其教学模式中也有一定的应用。3、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认为人格发展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他把发展看作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各个阶段互相依存,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埃里克森的人的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埃里克森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以下八个阶段:信任对怀疑(〇?1.5岁)②自主对羞怯(1.5?3岁)③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 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⑤角色同一1性对角色混乱(12?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