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木结构建筑火灾危险性和防范措施.doc

发布:2017-05-22约2.8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木结构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防范措施   [摘 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木结构建筑的实际,对木结构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及火灾特点进行了分析,从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防火对策 [关键词]木结构房屋 火灾 防范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394-01 云南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无论从文字、习俗、服饰、房屋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在滇西北最原始的部落之一摩梭人聚居地泸沽湖畔,大量的木结构房屋(木楞房)便是摩梭文化最具特色的体现。但纯木结构的建筑却为消防提出了最为艰巨的课题:如何做好火灾防范,保护好这一即将消失的珍贵文化遗产?为做好此项保护工作,笔者从对木结构建筑火灾危险性、火灾特点及火灾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预防木结构建筑火灾的对策及措施 1 木结构建筑火灾 1.1 木结构建筑火灾危险性 (1) 木结构建筑使用大量的木材,火灾负荷大,耐火等级低。摩梭人居住的木楞房为纯木结构,与现代建筑要求相距甚远,且大部分为祖代相传,年代久远,极其干燥 (2) 木结构建筑多采用含有大量可挥发树的松、柏、杉等树种,这些树脂起到了助燃效果,造成了“火上浇油”的危害 (3) 木结构建筑大多规模宏大,基本都是空间高、跨度大、门窗多,供氧充足,加之内部陈设的各类物品,具备良好的燃烧和火焰传播条件 1.2 木结构建筑火灾特点 (1) 火势发展蔓延速度快。木结构建筑火灾发生时,高温烟气在室内升腾,沿垂直的木构件迅速蔓延,并在屋顶积聚,快速到达轰燃阶段,形成建筑的全面燃烧 (2) 燃烧猛烈易垮塌。木结构建筑多采用松、柏等木材,火灾荷载大,加之建造年代久远,木构件极为干燥。发生火灾时,易形成猛烈的立体燃烧,造成建筑物垮塌 (3) 火灾扑救难度大。木结构建筑建造特点及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给火灾扑救增大了难度。泸沽湖离县城消防队较远,加之消防水源缺乏、消防车通道不畅、防火间距不足等问题,导致火灾难以扑救 (4) 建筑及文物受损严重。木楞房装修精美,自身不仅拥有无法估量的价值,而且其内部通常珍藏有唐卡等文物和珍贵的艺术品。发生火灾时,易造成建筑及文物的极大损失 1.3 木结构建筑火灾原因分析据文献资料显示,导致木结构建筑发生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为因素;二是电气。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占火灾总数的90%以上 (1)日常生活及建筑物维修中的用火不慎。据统计,生活用火引发的火灾约占木结构建筑火灾的40%,主要表现在做饭、采暖、照明等生活用火不慎 (2)电气设备的安装、线路的敷设以及使用不当。据统计,电气火灾约占木结构建筑火灾的20%,主要有线路老化、绝缘破坏;照明灯具长时间烘烤近距离可燃物;电气线路过负荷;违规安装电气线路等引发的火灾。另外还有宗教及祭祀活动引起的火灾;吸烟、纵火引发的火灾等 2 木结构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消防意识淡薄,自防自救能力差。受历史遗留、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造成当地民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当地政府消防责任不明,消防管理不善。从火灾案例看,民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火灾的最大因素 (2) 旅游开发带来火灾隐患和管理难题。泸沽湖旅游资源被大量的开发利用,为增加经济效益,私搭乱建功能用房,造成防火间距严重不足,消防车通道不畅等问题。随着客流量的增加,人为致灾因素增多,消防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3) 缺少消防专项资金投入,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不完善。有的重点保护的木结构建筑周边未设专消防队伍,即便已经建队的,由于经济条件等制约因素,消防器材装备也相对落后 (4) 木结构建筑消防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1984年颁布实施的《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文化部、公安部,文物字[84]第251号)是木结构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专门法规。由于其自身历史的局限性,在消防安全责任、用及管辖范围的确立,古建筑的消防给水、灭火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消防器材配置的针对性等多方面已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3 木结构古建筑的防火对策及措施 (1) 健全消防组织机构、落实消防责任制度、强化消防管理措施。木结构古建筑的管理单位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完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真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灭火技能;坚持开展防火巡查和检查,督促落实消防规章制度,不断地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 (2)设置消防车通道、保障消防水源、改善消防供水。未设置消防车通道及消防水源不足是木结构建筑普遍存在的消防隐患问题。对于木结构建筑,应在不破坏其原有建筑布局、结构的情况下,设置消防车通道。在城区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