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文化元素在《丽江千古情》的体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民族文化元素在《丽江千古情》的体现
摘 要:大型旅游文化演艺项目《丽江千古情》,通过音乐、舞蹈、服饰、民俗、现代科技等载体将丽江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进行创新性整合,实现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大型旅游文化演艺项目之间的相对完美结合。这样既可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又增强了大型旅游文化演艺项目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表现效果。民族文化元素与大型旅游文化演艺项目的良性互动,完美诠释了了宋城演艺的“建筑为形,文化为魂”理念,并成功塑造了千古情系列的又一个品牌形象。
中国论文网 /7/view-7220477.htm
关键词:民族文化元素;大型旅游文化;演艺项目;《丽江千古情》
一、《丽江千古情》概述
《丽江千古情》是用现代高科技和舞台表现,并以民族文化作为载体的大型旅游文化演艺项目。《丽江千古情》由《纳西创世纪》、《泸沽女儿国》、《马帮传奇》、《木府辉煌》、《玉龙第三国》、《寻找香格里拉》组成,这六部分就像珍珠一样,串起了丽江纳西族文化的脉络和特色,让人瞬间形成了对丽江纳西族独特文化的基本认知。《纳西创世纪》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礼赞”的喜悦、“山洪爆发”的无助、“大棚神鸟救主”的希望,我们明白了纳西族祖先从何而来的神话传说,大鹏神鸟特技表演不仅是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更是纳西族图腾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第一幕《泸沽湖女儿国》,我们进入了魂牵梦萦的泸沽湖,走进了延续“男不娶,女不嫁”“走婚”习俗的摩梭人。第二幕《马帮传奇》,通过“险”和“情”的表现让我们了解了马帮的亲情、友情、爱情,更让我们感叹茶马古道重镇的独特魅力。第三幕《木府辉煌》,我们感叹木氏土司的丰功伟绩的同时,更加领悟了民族融合和多元文化的可贵。第四幕《玉龙第三国》,我们看到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不自由,宁死”激烈冲突,感悟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纳西族儿女自由爱情观。尾声《香格里拉》,纳西族在寻找他们心目中的香格里拉,在丽江这片热土上各个民族、各种文化交流融合、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幸福生活。
二、浅析民族文化元素在《丽江千古情》丽江千古情的体现
(一)探寻纳西族的存源奥秘――序曲《纳西创世纪》
关于纳西族起源的说法不一,其中比较可信的说法是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自西北河湟地区南迁。目前纳西族主要居住在丽江市古城区、玉龙县,还有一部分居住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的盐边、盐源、木里以及西藏的芝康等地。《纳西创世纪》作为序曲,让我们知道纳西族从哪里来,将神话传说故事和民族迁徙融入其中,以灯光、音乐、特技、讲解来创造一种古老而深远的环境,让观众身入其境感受纳西民族的历史。特技演员组成的大鹏神鸟融入了纳西族图腾文化,舞台上置景大洪水揭示了纳西族的神话传说故事,幸存男孩儿茁壮成长表现了纳西民族的生命奇迹和对自然的敬畏情怀,部族酋长与天神女儿结婚生子,揭示了纳西民族的繁衍生息和神灵庇佑的民族心理,更诞生了古老的东巴教信仰。
(二)揭秘摩梭人的走婚习俗――第一幕《泸沽女儿国》
摩梭人是纳西族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泸沽湖地区,如今还在延续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第一幕《泸沽女儿国》把摩梭人的文化和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了独特的民族风情。首先,借用灯光、音乐、屏幕制造出人间仙境――泸沽湖的场景,湛蓝湛蓝的水面上倒映摩梭姑娘在湖边花丛中美丽的舞姿。其次,借用现场道具――花楼,讲述了摩梭人的走婚习俗,摩梭少女在花楼上靠窗而坐,阿夏携带猪膘肉、小刀、帽子等必备物品爬上花楼。同时花楼下泸沽湖地区独特的猪槽船,两条船上分别有一对摩梭男女,静谧的晚上诉说着美丽的爱情故事。最后,“走月亮”道具直径六米,在舞台左侧呈现,民族音乐配合恋人浪漫的“走月亮”给观众带来无限的遐想。此处观众不仅送上热烈的掌声,更为走月亮者送上了最美好的祝福,并在心中也憧憬着最美好的爱情。
(三)演绎茶马古道的传奇世界――第二幕《马帮传奇》
茶马古道是一代又一代马帮用血肉之躯造就的古代商道,丽江是茶马古道重镇,在这里马帮们上演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经典之作是需要将历史背景和文化元素紧密的联合与创新,马帮传奇是纳西族在茶马古道上的真实写照。马帮的智慧、勇敢、情意、毫无保留展现在剧目中,融入纳西族文化元素舞台场景、山高路险的老君山腹地、金沙江的惊涛骇浪等都非常好地诠释了马帮之路的“惊险。纳西族家庭的质朴生活、“披星戴月”特色的民族服饰、阿哥手腕处的牙印、金沙江上的患难与共、老君山与匪徒斗争的艰辛等烘托出“赶马人”的亲情、爱情、友情。毫不夸张地说,可以用“震撼”一次来形容《马帮传奇》这一幕,很多观众都会感动得潸然泪下。通过运用民族文化元素来丰富整个内容,全方位阐释“赶马人”及其家人朋友的辛勤劳动、果断勇敢,较好地演绎了“赶马人”的传奇世界,并突出了丽江作为茶马古道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