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医院药学 合理用药指导.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不按处方取药:有的门诊病人拿到处方后并不取药,住院病人在出院时也不去取应继续服用的药物。 不按医嘱用药:包括剂量错误、次数错误、用药时间或顺序不恰当、用药途径或方法错误、用药目的不对。 提前终止用药:病人错误地以为不需要再用药了,比如症状已改善或一次开的药量已服完。 不当的自行用药:有病人认为自己症状与他人相似而服用他人的药物。 重复就诊:表现在就诊于不同专科,或者同时就诊于不同医院,或者中西医同时就诊,而不告知医生有关详细情况,造成相同或者相似药物,重复服用。 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癫痫患者需要长期终生用药来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药物不能马上生效,三环类抗抑郁药在服药1周后才出现效果,而在产生疗效之前已出现了心动过速、眩晕等不良反应,使患者主动停药。 尽大限度地降低用药方案的复杂性,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比如使用长效制剂、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患者每天便只要服一次药。 比如简化药品包装为单剂量的普通包装或 1 d 量的特殊包装,能够促使患者进行自我监督,按时按量服药。又如包装上设置“该药可能有镇静作用,请勿驾车或操作机器”等温馨提示能保护患者的人身安全。 * * * * * * * 服用等效剂量糖皮质激素有相同的抗炎作用 中效激素可长期使用,生物半衰期较短,对HPA轴抑制作用较弱,水钠潴留作用略小于短效激素 长效激素,生物半衰期最大于36小时,对HPA轴抑制作用显著增加,抗炎作用最强,水钠潴留作用明显降低,几乎为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六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 我国抗菌药物品种增加迅速,管理没及时加强 医疗机构销售量前10位的药品中,抗菌药物比例较大 住院病人抗菌药物费用占药物总费50%以上 医疗机构抗感染药物使用频率达60~90%,其中不合理使用比例高达30~50% 我国不良反应报告中,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占大多数 已形成滥用局面 一、抗菌药物使用现状 * * 1、无抗菌药物指征下使用抗菌药 2、未进行必要的药敏试验而使用抗菌药 3、剂量不足或过大,未遵循“最小有效剂量,最短必需 疗程”原则 4、未根据致病原、机体与抗菌药物三者关系制订合理的 个体化给药方案 5、不合理预防用药,无菌手术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物 6、无明确指征采用联合用药 二、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 * 联合用药一般只需二联,其应用指针: 严重感染; 不明病原的重型感染; 混合感染; 避免耐药和毒副反应。 * * 错误联合: 两者有相同毒性; 两者抗菌谱等同; 两者作用于细菌同一靶位。 * * 1、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 2、直接对人类造成伤害 3、浪费资源 三、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 * 四、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 * 抗菌药物治疗应用的基本原则 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 根据药物的抗菌活性、适应症、药动学选用药物 根据患者生理、病理情况选用药物 预防用药应严格控制 选用适当的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案 * *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 *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基本原则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新生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 * 五、抗菌药物治疗中的监护 保证病人足量、及时、不间断地用药 保证药物的疗效 正确的配伍 妥善存放,注意效期 注意药物的包装 注意病人的安全 监护药物的不良反应 减轻用药的局部刺激 提高病人的抵抗力,改善病人的全身状况 * * 六、常用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大环内酯类 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 * * 请给出最佳选择 细菌性肝脓肿 青霉素 细菌性心内膜炎 美罗培南 大肠杆菌(产ESBLs) 头孢他定 绿脓杆菌 头孢哌酮舒巴坦 隐球菌性脑膜炎 万古霉素 MRSA 复方新诺明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甲硝唑 阴道滴虫感染 两性霉素 霉菌性阴道炎 氟康唑 * * 第七节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 * 糖皮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