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五脊蛙反射的特征中枢抑制反射弧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五 脊蛙反射的特征中枢抑制、反射弧分析 一、实验目的 学习测定反射时的方法;观察上位中枢对下位中枢的抑制作用;了解反射弧的组成。 二、动物与器械 蟾蜍、常用手术器械、铁架台、双凹夹、玻璃棒、小烧杯、小培养皿、小滤纸片、棉花、纱布、0.5%H2SO4、1% H2SO4、 1% 普鲁卡因、食盐粒、滴管。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间脑蟾蜍的制备: 将蛙沿眼后缘横断脑(留有下颌) ,擦净血迹,不出血后,可在断面处见到白色的脑组织,断面的位置即为间脑。 2、反射时的测定: 下颌穿线,将动物悬在支架的玻璃棒(下颌紧贴在玻璃棒上),等动物停止自主活动后,分别用0.5%H2SO4和1% H2SO4刺激右后长趾(2-3mm),立即记时,直到出现反射,停止记时(持续刺激时间不要超过10s )。从刺激到反射出现的时间为反射时(屈反射)。要求测三次,将三次反射时平均。 3、中枢抑制: 在间脑的断面处放一小食盐粒,立即测反射时,观察变化,待反射时延长后,移去盐粒,并用任氏液冲洗,棉球吸干,2min后再行测定。 4、制备脊蛙: 用探针毁脑,留脊髓,待僵直恢复后做如下实验 (1)刺激右后长趾记录结果。(有反射出现) (2)剥去长趾皮肤,刺激去皮的长趾部位,记录。 (3)刺激有皮肤的脚趾,记录结果。(有反射出现)测定反射时。 (4)取一浸有1% H2SO4的滤纸片,贴于右侧背部或腹部。记录搔爬反射时。 (5)取下动物,游离右侧坐骨神经,并在其下垫上蜡纸片,将浸有2%普鲁卡因的小棉条缠在坐骨神经上,每隔2min刺激有皮肤的右后肢,观察并记录动物的屈肌反射。 (6)当反射刚不出现时重复步骤(4),每隔2min重复一次,直至搔爬反射消失,记录反射时的变化。 (7)将左后肢浸入0.5 %H2SO4 中,记录反射时。毁脊髓后重复上述实验。 四、结果与分析 1、右侧后长趾的平均反射时?(要求有一系列数据) 2、放食盐粒于间脑后的反射时? 4、2%普鲁卡因麻醉坐骨神经过程中的反射时? 4、去皮肤及毁髓后的反射有无? 五、注意事项 1、每次刺激后,用清水洗净擦干。 2、保持每次刺激面积的一致。 3、每次刺激之前保持动物无自主活动。 下次实验内容: 小白鼠、鲤鱼毁一侧小脑,蛙去中脑,鸡或鸽去大脑效应 问题思考 1、分别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刺激时,所引起的反射时有何变化?为什么? 2、剥去下肢的长趾皮肤,再刺激时有无反射出现?假如还有反射出现,请分析原因。 3、在记录反射时的时候,为什么每次记录的反射时不同?是延长了还是缩短了?试分析原因? * ?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