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法规对我国的摩托车与摩托车专用机油发展的影响.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5年润滑油科技情报站年会论文专辑
排放法规对我国摩托车
和摩托车专用机油发展的影响
徐连芸1,谢世文2
(1.中国石油大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辽宁大连116023;2.天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天津300072)
摘要:摩托车是一种方便经济快捷的生产交通休闲娱乐工具,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作为世界摩托车生产
量第一大国的中国,使用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和优质的摩托车专用机油,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适应越来越严格
的排放法规和环保要求,是摩托车和摩托车专用机油生产厂商共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摩托车;排放法规;排放控制技术;摩托车专用机油
前言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速,而且绝大多数机动车集中于城市。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
口的集中及交通量的增长,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的影响日趋严重,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发
展中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机动车排放标准相对宽松,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相对落后是造成机动车排
放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和一些重点城市,正在开展汽车排放污染控制工作,作为
机动车重要成员之一的摩托车也正在遭遇大中城市的“禁摩风暴”。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国,目前国内摩托车企业的产能已经超过2000万辆,2004年产
销1700多万辆,占世界总产量的1/2,出口近400万辆。摩托车总量及千人拥有量都远远大于其他机
动车。截止2004年中国摩托车拥有量已超过8000万辆以上,专家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1亿辆以上。
2004年我国主要省市摩托车生产量见表1。
衰1 2004年我国主要省市摩托车生产量
1世界各国摩托车排放法规
1.1欧洲摩托车排放法规
欧洲摩托车排放法规即ECE法规是由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参与国自愿采用并相互认可
阶段的排放要求。具体限值见表2。
裹2欧I、欧I、欧I摩托车排放法规限值对比
2005年润滑油科技情报站年会论文专辑
1.2日本摩托车排放法规
1998年10月以前日本对两轮摩托车的排放没有法规限制。2003年,日本起草了新的摩托车排放
格的摩托车排放法规。
襄3日本新的摩托车排放法规限值(建议案)
1.3美国摩托车排放法规
美国是最早认识到车辆排放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的国家。并最早于1966年出台了加利福利亚标
准测试循环,1978年开始控制排放污染。
2003年,美国发布了新的联邦摩托车排放标准,见表4。该标准包括坐式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并
对一直未受控制的排量小于50ⅡlL的摩托车也作为I类摩托车进行了控制。排放耐久性方面,其法
规提出只要是根据制造厂规范进行维修保养的摩托车,应在整个使用寿命中达到排放法规的要求。
表4美国公路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4中国摩托车排放法规
我国于1985年制定了《摩托车怠速法污染物测量方法》(GB5366—85),开始对摩托车的排气进行
监测和限制。1993年制定了《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l4621—93)代替了GB5366—85中怠
速污染物部分,该标准规定了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值.见表5、表6。
裹s工况法测量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值(GB14621—93)
注:所测量到的氯氧化物排放结果仅作参考。
67
徐连芸等.排放法规对我国摩托车和摩托车专用机油发展的影响
注:*HC浓厦接JE已烷当量。
2003年1月,我国又制定了《摩托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该技术政策主要控制摩托车排放的
制摩托车噪声污染。其中还规定:2004年新定型的摩托车产品污染物的排放应当达到相当于欧Ⅱ排
放控制水平;2006年前后我国所有新定型的摩托车产品污染物的排放应达到国际先进排放控制水平。
随着摩托车排放技术的进步,对摩托车行业来说,将会增加摩托车生产成本,并将促进摩托车生产
行业的新一轮竞争。
2排放法规促进了摩托车产品结构的变化和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
2.1四冲程摩托车成为主导产品
摩托车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分为二冲程和四冲程摩托车。二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