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草地生态修复工程碳汇监测与核算技术规程 DB15 T 3766—2024.pdf

发布:2025-03-29约5.5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

CCSB05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3766—2024

草地生态修复工程碳汇监测与

核算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carbonsinkmonitoringandaccountingin

grasslandecologicalrestorationprojects

2024-12-18发布2025-01-18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3766—2024

草地生态修复工程碳汇监测与核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草地生态修复工程碳汇监测与核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退化草地生态修复重大工程碳汇监测与核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HJ1168—2021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草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

LY/T2250—2014森林土壤调查技术规程

NY/T1121.4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NY/T1121.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DB15/T3683草地碳汇计量与监测术语

3术语和定义

DB15/T368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草地生态修复工程ecologicalrehabilitationprojectofgrassland

退耕还草、退牧还草、京津源风沙治理和“三北”工程攻坚战等重大工程。

碳储量carbonstorage

特定面积和土层深度下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和土壤的有机碳总量。包括植被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

常用单位为:tC。

[来源:DB15/T3683—2024,3.1.4有修改]

碳汇carbonsink

采用IPCC规定的库差法计算生态修复工程后固碳量的增加量。

4监测内容与方法

1

DB15/T3766—2024

碳储量监测

监测草地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前、后植被地上部分、根系、枯落物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按3~5年为监

测间隔,选择生长旺季进行监测。

监测方法

4.2.1样地数量

以草地生态修复工程小斑为基本单元,样地数量设置要求见表1。

表1样地布设数量要求

小斑面积

布设样地数量要求

hm2

2

≤100每3hm设置1个样地

2

100~600每5hm设置1个样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