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了解猪场废弃物及资源化利用.docx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全面了解猪场废弃物及资源化利用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全面了解猪场废弃物及资源化利用
摘要: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猪场废弃物已成为影响环境、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全面了解猪场废弃物的种类、产生量、处理现状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分析猪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优势和前景,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猪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其中养猪业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猪场废弃物问题日益突出,对环境、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为应对这一挑战,猪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猪场废弃物产生、处理现状、资源化利用技术及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猪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一、猪场废弃物概述
1.猪场废弃物的种类及来源
(1)猪场废弃物主要分为有机废弃物和无机废弃物两大类。有机废弃物主要包括猪粪、猪尿、猪毛、猪皮等,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是潜在的农业资源。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猪粪产生量约为3亿吨,猪尿产生量约为1.8亿吨,其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如不妥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以某大型猪场为例,该猪场每日产生猪粪约为100吨,猪尿约为60吨,若全部堆肥处理,每年可产生有机肥约3万吨。
(2)无机废弃物主要包括猪舍垫料、病死猪、猪毛、猪皮等。猪舍垫料主要是指猪舍地面铺设的垫料,如木屑、稻壳等,其产生量与猪舍面积和猪只密度有关。据调查,我国猪舍垫料产生量约为猪粪产生量的1/3。病死猪处理不当,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影响公共卫生安全。以某中型猪场为例,该猪场每年产生病死猪约为100头,若采用焚烧或深埋处理,每年需投入处理费用约10万元。猪毛和猪皮等废弃物可以通过加工转化为工业原料,如猪毛可用于制造刷子,猪皮可用于生产革制品。
(3)猪场废弃物的来源多样,主要包括猪只养殖过程中的排泄物、饲料残渣、饲养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等。饲料残渣是指猪只采食过程中未能完全消化的饲料,其产生量与饲料转化率有关。据研究,我国猪只饲料转化率约为2.5,这意味着每年有大量的饲料残渣产生。饲养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猪舍清扫垃圾、废弃饲料、病死猪等。以某规模化猪场为例,该猪场每年产生饲料残渣约500吨,清扫垃圾约300吨,废弃饲料约200吨,病死猪约100头,这些废弃物若不妥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猪场废弃物产生量及分布
(1)我国猪场废弃物产生量巨大,据统计,每年全国猪粪产生量达到3亿吨,猪尿产生量约为1.8亿吨。以某地区为例,一个年出栏10万头的规模化猪场,每年产生的猪粪量可达3万吨,猪尿量可达1.2万吨。这些废弃物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猪场废弃物产生量与养殖规模密切相关。据调查,我国规模化猪场占养殖总量的比例逐年上升,目前约为60%。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猪场废弃物产生量也随之增加。例如,一个年产100万头的猪场,其废弃物产生量相当于一个小型城市的垃圾产生量。
(3)猪场废弃物在地理分布上呈现不均衡状态。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养猪业较为发达,猪场废弃物产生量较大;而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温暖,养猪业发展相对滞后,猪场废弃物产生量较小。以某省为例,该省养猪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和中部地区,这两个地区的猪场废弃物产生量占全省总量的70%以上。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的猪场废弃物处理压力日益增大。
3.猪场废弃物处理现状
(1)猪场废弃物处理现状总体来看,我国猪场废弃物处理方式多样,主要包括堆肥化、厌氧发酵、好氧发酵、焚烧、填埋等。其中,堆肥化是最常用的处理方式,约占猪场废弃物处理总量的60%以上。堆肥化可以将猪粪、猪尿等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实现资源化利用。然而,由于堆肥化处理技术要求较高,且处理周期较长,部分地区存在堆肥化处理不当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例如,某地区一家猪场由于堆肥化处理设施简陋,导致大量未充分分解的废弃物直接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2)厌氧发酵技术近年来在猪场废弃物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原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废弃物分解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实现能源化利用。据统计,我国厌氧发酵处理猪场废弃物的比例逐年上升,目前约占猪场废弃物处理总量的20%。厌氧发酵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周期短、产生的甲烷可作为清洁能源等优点。以某规模化猪场为例,该猪场采用厌氧发酵技术处理猪粪和猪尿,每年可产生约100万立方米的甲烷,相当于节约了约3万吨标准煤。
(3)焚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