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机械化建设技术规程.docx
DB43/TXXXX—202X
1
茶园机械化建设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茶园机械化建设的茶园规划、茶园建设和茶园管理等。本文件适用于茶园机械化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5668旋耕机
GB/T24689.2植物保护机械频振式杀虫灯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JB/T5674茶树修剪机
JB/T13081自走履带式旋耕机
DB43/T580机耕道通用技术条件DB43∕T1156多旋翼遥控飞行植保机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文件。3.1
茶园机械化建设mechanizedconstructionofteaplantation以机械化作业为主建设茶园的过程。
3.2
茶树修剪teatreepruning
根据茶树的树龄、长势,对茶树枝进行剪切的过程。按修剪目的,茶树修剪可分为定型修剪、整形
修剪、重修剪和台刈。
4茶园规划
4.1茶园环境
4.1.1茶园应建于平地、缓坡地,远离城区、工矿区和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污染源,排灌基础好,有效土
层厚度应不低于80cm的地块。
4.1.2茶园应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pH值应在4.5~6.0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宜
在1.5%以上。土壤和空气质量应符合NY/T5010的要求,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要求。
DB43/TXXXX—202X
2
4.1.3茶园应水土保持良好,园林植保丰富,生物多样化水平好。
4.2茶园道路
4.2.1茶园主干道、支道和操作道体系应完整,能适应机械化作业需要,茶行与茶行、茶行与支道之间
应设置操作道,茶园支道应与主干道相连,主干道应通过机耕道与园外道路连接,机耕道应符合DB43/T
580的要求。有需要的地块还应留出地头道,以便作业机具掉头转向。
4.2.2坡地茶园道路应按“之”字形或“S”形绕山建设。
4.3水利建设
4.3.1茶园水利设施系统应完整,供水、蓄水、排水和灌溉体系应完善,布置合理,并能有效控制水土
流失。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和设施。
4.3.2茶园管线应埋入地下40cm以下,喷头应高于茶蓬50cm以上,宜采用中、低压喷头,水滴直径应
控制在2mm左右。
4.3.3茶园与周边慌山、林地和农田等非茶地段的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沟深、沟宽应50cm~100cm。
4.3.4山凹及主要道路内侧应建设排水管。
5茶园建设
5.1耕整地
5.1.1新建茶园应先初垦,初垦深度50cm~80cm,将沟壑地块通过削高补低整理成坡地,茶园坡度应不超过25゜。坡度在15゜以下的应进行等高开垦,坡度在15゜~25゜的应以梯级茶园建设施工。初垦机械应采用农用挖掘机、农用装载机、深松机等。机具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
5.1.2初垦后再进行复垦作业,复垦深度不低于30cm,复垦可选择悬挂式旋耕机、自走履带式旋耕机或其他耕整地机械。坡度较大时宜采用自走履带式旋耕机。复垦作业质量应符合GB/T5668或JB/T13081的要求。复垦机械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
5.2开沟、施底肥
5.2.1在已耕地上采用开沟机开沟,开沟尺寸不低于50cm×50cm×50cm。开沟机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
5.2.2在沟内施足有机肥、农家肥或复合肥作底肥,施肥深度30cm~40cm,施肥后覆土,施肥覆土后应留有10cm左右的沟深。
5.3品种选择
5.3.1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品种的适应性,应选择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无性系优良品种。
5.3.2合理配置早、中、晚生品种,不同适制性和不同抗逆性品种。
DB43/TXXXX—202X
3
5.4栽植
5.4.1采用单行条栽或双行条栽。单行条栽适用于陡坡窄幅梯坎茶园,双行条栽适用于缓坡或宽幅梯坎茶园。
5.4.2单行条栽行距为1.5m~1.8m,丛距25cm,每丛栽茶苗1株~2株,每666m2栽植茶苗4000株~
5500株。
5.4.3双行条栽大行距1.5m~1.8m,小行距30cm,大小行交错排列,丛距35cm,每丛栽茶苗1株~2
株,每666m2栽植茶苗2500株~4500株。
5.4.4茶苗根颈离表土3cm左右,根系离底肥10cm以上。
5.4.5茶苗栽植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