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NT6000V3A操作手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NT6000分散控制系统
操作手册
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8月
0 前言
1 DCS简介
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是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控制系统。这种系统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集成了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基础、过程控制技术以及CRT显示技术,体现了控制功能分散、操作管理集中的先进的控制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结合本公司的核心技术-火电厂自动化软件,形成了新一代分散控制系统--NT6000--一套使用、组态方便、性能稳定可靠的软硬件平台。通过对现场过程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的显示、处理,来达到对生产状况、设备情况的集中监控,保护现场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减轻操作强度,提高控制的可靠性和准确度,实现火电厂生产效益的最大化,使火电厂在分散控制系统巨额投资得到良好回报。
分散控制系统(DCS)的硬件构成一般由通讯网络、人机界面MMI(包括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控制网络、分散处理单元(DPU)、I/O网络和I/O模件等部分组成,其软件体系一般包括操作系统、组态软件(人机界面MMI组态软件和控制策略组态软件)和应用软件。NT6000就是一个典型的分散控制系统,NT6000V3A是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系统软件,主要包括:
1、eNetMain:主窗口、eNet数据、本地配置
2、ProjectX:工程管理、点表、图形支持文件
3、ControlX(CCM):IO定义、策略组态
4、GraphX(kview):人机界面组态
5、AlarmX:报警数据显示、确认,包括AlarmSrv及控件
6、TrendX:历史及实时数据组态与查看,包括iH、TrendSrv、TrendXCfg、TrendX及控件
7、其他软件:FTPServer、FTPClient、eNetOPC、eNetView、LocalCFG、LogViewer、OPCTools、SysCFG、SysDiag
系统运行的主程序如下图:
(1)网络DPU数量,只
(2)网络HMI数量
(3)枚举的通讯点数量
(4)系统报警灯
(5)测点设备报警灯
(6)模式指示:运行、调试、仿真
(7)A网健康度,正常:绿,异常:红
(8)B网健康度,正常:蓝,异常:红
(9)当前登录用户
(10)本机ID
(11)显示图片,可定制
(12)系统事件记录
1.1人机界面MMI(包括操作员站和配置站)
NT6000系统的人机界面MMI可以采用工作站或高配置的工业控制计算机,采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显示分辨率为1680×1050,具有32k种颜色,每个操作员站都为全功能操作站,为运行人员提供监控系统运行的人机界面, 配置站用于对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修改,采为图形化、模块化的组态方式,功能强大且组态过程非常方便和易于掌握,便于将主要精力放在控制策略的制定和优化上,更好发挥DCS的效益。
1.2通讯网络
1)、控制网络
可连接DPU节点: ≤128
物理层:IEEE 802.3u ,通讯速率:10M/100M自适应
通讯方式: 2路冗余的以太网口
协议: eNet协议 ,负荷率<20%
2)、 I/O网络
可连接模块数: ≤96
物理层:RS485 ,通讯速率:0.5M~2M bps
通讯方式:2路冗余的通讯网络
协议: eBus协议
1.3分散处理单元(KM940)
KM940 采用高性能、低功耗、双核POWERPC处理器,提供可靠、易用、先进的控制功能,支持复杂的连续控制和顺序控制。控制周期可设置为20ms~500ms,是目前运行可靠、速度最快的DCS控制器之一。
分散处理单元具有近百中预定义的标准算法块,包括各种PID、各种现场设备驱动块、自整定算法、超前滞后、算术逻辑运算等功能块,还具有自定义语言接口,可方便地实现各种特殊算法.
1.4 I/O模件
NT6000的I/O卡件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开关量输入输出、各种转速、回路控制卡等模件,每块卡都有A/D、D/A、故障诊断、去抖处理等功能,具有以下特点:
(1) 模件的I/O点数不超过16点,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2) 总线模件是按照现场使用环境设计、制造的,比一般DCS的标准要高。
(3) 总线模件不但可完成数据采集,而且可实现各种算术和PID控制。
(4) 卡件功耗低,发热量小,对环境温度要求不高: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过程自动化交流中心在1995年所进行的DCS运行调查表明:目前运行的多数DCS,其卡件损坏率普遍较高,五种国外产品DCS卡件及外设的年损坏率的平均值为7.834%。在这些DCS中对抑制温度过高的办法主要是加强系统的通风量,实际使用情况证明,通风系统多为转动机械,一旦出现故障可造成机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