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泸溪一中2015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试题
政治科
命题教师:杨水玲 审题教师:杨晓军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某市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B.C.D.
2.没有一个与之相称的、被世界所认知和理解的现代形态的中华文化,中国的大国地位是无法奠定的;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国的真正崛起。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所肩负的国际责任,也必然要求我们通过中华文化来传播和谐理念、完善中国表达、树立中国形象。这体现了 ( )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的 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③文化决定一个国家的地位和形象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B.C.D.
3.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 )
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4.跻身2013年微博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的“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2014年被美国在线录入俚语词典Urban Dictionary(城市词典),引发网民组团前往围观“作”到国外的盛况。这表明( )
①现代传煤显示出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④世界是中文的,也是英文的,归根结底会是拼音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柯尔克孜族姑娘的民族舞《圣湖之恋》,佤族姑娘热情奔放的《甩发舞》,朝鲜族姑娘婉转悠扬的歌曲《金达莱》……“和谐中华·第三届民族之花选拔活动”评选出的56位“民族之花”代表在北京展示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由此可见( )
.秋窗日午,小院无人,抱膝独坐,聊嫌枯寂,宜读《庄子》秋水篇;大雪漫天,炉火小坐,人缩如猬,豪气欲销,宜读《水浒传》林冲走雪一篇;冗于琐务,数日不暇,摆脱归来,俗尘满襟,宜读《史记》项羽本纪及游侠列传。这段话主要是想说明( )
A.读书选择可以随时空环境不同而变化B.读书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读书过程影响人们的实践和文艺创作D.人们读书必须要有特定环境才能深入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圈子是中国社会结构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同学圈、老乡圈、影视圈……每个圈都有特定的文化环境,并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圈子文化”( )
源于社会生活,又促进社会生活 既有独特性,又有局限性 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由人创造,又影响着人
A. B. C. D.
8.又是一年清明时,随着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曾经被遗忘、冷落的清明习俗又重被拾起。清明的习俗很多,有的被时代湮没,比如蹴鞠、荡秋千、插柳等;有的被很好地保留着,除了扫墓祭祖,还有放风筝、踏青、植树、吃青团等;有的则慢慢变成现代人过清明的习俗,那就是去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对清明习俗认识正确的是( )
A.传统习俗是民族精神的火炬B.对待传统习俗我们理应全部继承
C.传统习俗对我们生活起到促进作用D.对传统习俗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数字技术改变的不仅是传统出版业,还渗透到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如数字印刷、微信互动、5D电影……人们从这些数字产品中感受到了数字技术的魅力。这表明科技创新是( )
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动力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 B. C. D.
10.唐卡绘画兴起于松赞干布时期,它是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因其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丹巴绕旦老人打破唐卡技艺“传内不传外”的传统,不仅在家招收了30多名学徒,还在西藏大学开办了唐卡绘画班。丹巴老人的做法 ( )
重视发挥教育对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作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杰出贡献 说明观念更新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坚持辩证认识传统观念在现实中的作用
A. B. C. D.
11.近年来,国产电视剧的收视率始终低迷,而韩剧《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等却在中国内地掀起了一股疯狂的追韩潮。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 )
国产电视剧应正确对待文化的创新、借鉴与融合 自觉抵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