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金属材料基础知1.doc

发布:2016-10-08约3.9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一.产品技术标准分类: 1.按照制定权限和使用范围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2.按照标准的基本内容可分为:基础标准、品种标准、技术条件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和交货要求标准。具体如下: 1).基础标准:包括钢的分类、牌号表示方法、术语及定义、产品标准的一般规定等。 2)品种标准:规定钢材应具有的断面形状、尺寸及允许偏差。 3).技术条件标准,它规定有关金属的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能、高倍及低倍组织、工艺性能等。这是对成品钢材质量的基本技术要求。4)试验方法标准,规定做试验的试样形状和尺寸、试验条件及试验方法等内容。 5)交货要求标准,规定钢材交货验收时的包装、标志、储存和质量证明书等内容。 我们主要讲一下技术条件标准。 首先先讲一讲钢的分类: 1.钢的定义:钢是以铁为主要元素,含碳量一般在2%以下并含有其他元素的铁碳合金。 2.钢与铁的区别:含碳量2%是钢和铁的分界线,含碳2.0%以上的铁碳合金叫生铁。 二.技术条件标准一般包含的内容: 1.交货长度: 1)通常长度:又称不定长度,凡钢材长度在标准规定范围内而且无固定长度的,都成为通常长度。例如结构无缝钢管通常长度为2~6米。 2)定尺长度:钢材长度按订货要求切成固定长度的叫定尺长度。定尺长度钢材还规定长度允许正偏差值。 3)倍尺长度:将钢材长度切成等于订货长度的整倍数,称为倍尺长度。 4)短尺长度:凡长度小于标准中通常长度下限但不小于最小允许长度值,称为短尺长度。 2.交货状态:热轧、冷轧、热处理状态交货。 轧钢的定义:在旋转的轧辊间改变钢锭、钢坯形状的压力加工过程。 轧钢的作用:1)为了得到需要的形状,如钢板、钢管、带钢、线材、型钢。 2)改善钢的内部质量,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轧钢的方法:按轧制温度不同可分为热轧与冷轧。 热轧:钢锭或钢坯在常温下很难变形,不易加工,一般情况下将钢锭或钢坯加热到1100℃~1250℃进行轧制叫热轧。 热轧的特点:表面容易生成氧化铁皮,表面粗糙,尺寸波动大。 冷轧:常温下的轧制一般理解为冷轧。 冷轧的特点: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力学性能好。以热轧半成品或成品为原料。 钢板的品种分类: 1)按厚度分:﹤4mm为薄板,﹥4mm为厚板 2)按生产方法分:热板、冷板 热处理状态最常见的是退火、正火、回火等。 退火:将钢加热到高于临界点或再结晶温度,保温后以小于在静止空气中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的热处理。 目的:1)降低硬度,改善加工性能; 2)消除零件的内应力; 3)细化金属的晶粒,改善组织,增加塑性和韧性; 4)为下一步热处理做组织准备。 正火:将钢加热到上临界点以上约30~50℃或更高温度,使奥氏体化并保温使之均匀化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 目的:1)细化晶粒使组织均匀; 2)改善机械性能; 3)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4)细化和改善铸态枝状组织。 回火:将淬火、正火后的钢制件加热到低于下临界点的某一选定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下来的热处理。 目的:1)消除淬火或正火时产生的内应力和脆性; 2)提高塑性和韧性; 3)稳定零件的形状和尺寸。 回火一般包括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3.化学成分: 牌号的识别方法: 1)碳素结构钢:屈服点“Q”+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A、B、C、D) 例如:Q235 A 屈服强度为235Mpa、质量等级为A级 碳素结构钢新老标准简要对照(GB700-88与GB700-79) 老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分为甲类钢、乙类钢、特类钢三类。甲类钢只保力学性能、乙类钢只保化学成分,特类钢既保化学成分又保力学性能。 新标准中Q195相当于原来的特类钢,为既保力学性能又保化学成分。Q215、Q235中我们用的较多的为A、B级,Q215、Q235的A级相当于老标准中的甲类钢,只保力学性能。而Q215、Q235的B级相当于老标准中的特类钢,即既保化学成分又保力学性能。 2)优质碳素结构钢:以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表示。例如45#钢平均含碳量为0.45% 3)低合金高强度钢:这类钢有21种,我们公司最常用的是第二种屈服强度达350 Mpa的16Mn(Q345),这个钢种是发展最早,使用最多,最有代表性的钢种,其中的Mn起到了细化晶粒的作用,使强度提高,同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和焊接性。16Mn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16%,平均合金含量小于1.50%。 4)弹簧钢:我们常用的是60Si2Mn,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60%,含硅量为1.50~2.00%且含锰量为0.60~0.90%的合金弹簧钢。由于Si元素的加入,促使钢在加热时表面易于脱碳,所以我们使用的60Si2Mn ∮14、∮20干小弹簧、大弹簧的料都规定了脱碳层的要求(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