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实验中心运行机制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新建本科院校校级实验中心的管理机制与协调运行
李 成, 范晓蓉
(嘉兴学院 实验设备处,浙江嘉兴 314001)
摘 要: 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校级实验中心运行机制的实践中,都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嘉兴学院改革的实践表明,新建本科院校建设校级实验中心的改革,应紧密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置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形成一定的行之有效、高效快捷、良性运行的机制,是学校校级实验中心运行发展的必要前提与保障。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发挥体制的潜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及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效益。
关 键 词: 新建院校 实验室 管理模式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Coordinated Operation for School-level
LI Cheng,FAN-xiaorong
(Jiaxing University, Laboratory equipment Department, Jiaxing Zhejiang314001,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catice of building operation mechanism for school-level experimental center of new undergrate college, some deep problems are emerged. The innovation in JiaXing University shows, through setting management mode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in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 way, the reformation aiming at building school-level experimental center in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 should keep close combination with its own inherent factors. A series of effective , shortcut and well-run mechanism are necessary prerequisite and guarantee of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Key words: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 Experimental center; Management mode; Operation mechanism
长期以来,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总在“分散”到“集中”、“集中”到“分散”之间来回切换。一批新建本科院校跨学院组建了校级实验中心,实现了实验室体制的大突破,由于未能及时有效地建立校级实验中心的运行机制,其校级实验中心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同样也难以突破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总是循环反复的怪圈,此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必须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嘉兴学院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新建本科高校紧密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特点努力探索和实践实验室体制机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构建校级实验中心的理论基础
(1)高教管理理论。高等教育管理是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和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调节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高等教育目的的过程,其本质是协调高等教育有限的资源投人与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矛盾。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专业教育”转为“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手段也随之发生变化,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和结合已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突破传统学科门类的界线,大幅度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将实验内容在大学科的教学平台上进行整合和重组的高校实验教学改革趋势,需要我们按照“大学科、大实验室”的思路组建实验中心。新建本科院校教育资源投入的有限性和人才培养终极目的无限性的矛盾十分突出,其有效解决办法是充分发掘有限资源的利用和整合,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创立学校内“扁平式”实验室组织结构,减少实验室管理组织层次,变低层次、重复建设、分散投资为高起点“集中式”建设。在校级实验中心这个“舞台”上,实现了仪器设备共享的“放大”效应,为新建本科院校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为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创造了条件。
(2)经济外部性理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一个经济主体(包括高校)永远无法摆脱一个基本经济矛盾:资源的短缺与期望的无穷。如果能合理地应用共享的思想,将教学、科研普遍性公用物质资源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