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 北宋前期对五代词风的因革 北宋前期词一方面基本上是沿袭五代词风,主要表现在: 1)体裁上以小令为主; 2)题材上以表现柔情(艳情)内容为主; 3)审美风格上以柔软婉丽为主; 另一方面开拓革新,扩大词的抒情功能,创新词调,开拓词境,走向世俗化与自我化。 主要词人有晏殊、欧阳修以及范仲淹、张先、柳永等人。 晏殊、欧阳修的词作继承五代词风,又有革新求变的一面,着眼于词艺的提高与深化。范仲淹、张先的词作贴近生活,开拓了词的审美境界,扩大了词的功能。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改变了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变雅为俗,以通俗化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情调,运用铺叙和白描手法,在审美趣味和题材取向上朝着抒情自我化的方向发展,开创一代词风。 一、闲雅而有情思的晏殊词。 晏殊(991-1055),字同叔。有《珠玉词》。被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他的词主要受冯延巳的影响,语言清淡自然,以白描为主,不失精巧之美。内容上以表达他对人生的思索及孤独感为主。 1《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 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 下几时回? 无可奈 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 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写花落春归,时光难留的惆怅情怀,“夕阳”、“落花”流逝难返与“归燕”、“小园”清丽可爱这两类意象叠加,在伤春怀人的情景中蕴含着时间意识和生命感悟,象征着年华流逝和爱的失落,体现出对人生 对自然的一种理性 的反省。运用了对 比和隐喻,对仗工 巧,音韵和谐,语 言流利,即景生情, 情中有思。 2《蝶恋花》(《鹊踏枝》)(背诵)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再如《玉楼春》:“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词的特点: 1)富贵闲雅、雍容和缓的气象; 2)情中有思、风神俊朗的意境; 3)清丽淡雅、温润秀洁的语言; 变五代的艳俗为清新、雅淡。 刘攽《中山诗话》云:晏元献尤喜江南冯延巳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 王灼《碧鸡漫志》云:晏殊词“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二、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四岁丧父,家贫,他的母亲以荻(秸秆)画地,教他写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景佑元年(1034)任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言事,得罪宰相被贬,被降知夷陵县。康定元年(1040)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庆历三年(1043)任右正言、知制诰。庆历五年,杜衍、范仲淹、韩琦、富弼等名臣相继被排挤出朝,欧阳修上书为他们分辩,被贬知滁州,后又改知扬州、颍州。皇佑元年(1049)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和宋祁等一同编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太子少师。神宗熙宁五年(1072)卒于家,谥文忠。 欧词的特点: 1)中正和婉的气度: 2)清新疏淡、自然工致的语言;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词作以写柔情取胜,上片写离人,下片写思妇;上片写离人离别之愁,下片写思妇思念之悲;上片着重于外在的描写,下片主要是心理的刻画;上下片相对而写,错综成文,使情感的表现极为生动。 表现手法上,通过比喻之法,以“春水”喻愁,“春山”喻远,将抽象理念,化为具体之意象;结尾则用递进之法,进一步渲染离愁别恨,有力地凸现了主题。 《蝶恋花》(背诵)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写思妇闺情,摇曳荡漾,移情于花,缠绵悱恻。 李清照酷爱“庭院深深深几许”句。 《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王国维《人间词话》:“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 《朝中措·平山堂》: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