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拉伸、压缩与剪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于正应力作用下的单元体,沿着正应力方向和垂直于正应力方向产生伸长和缩短,这种变形称为线变形。 描写弹性体在各点处线变形程度的量,称为正应变或线应变。用ε表示 课程内容回顾: 例9 结构如图,AB、CD、EF、GH都由两根不等边角钢组成,已知材料的[?]=170 MP a ,E=210 GPa。 AC、EG可视为刚杆,试选择各杆的截面型号和A、D、C点的位移。 解:?求内力,受力分析如图 解:?受力分析如图 [例19] 一铆接头如图所示,受力P=110kN,已知钢板厚度为 t=1cm,宽度 b=8.5cm ,许用应力为[? ]= 160MPa ;铆钉的直径d=1.6cm,许用剪应力为[?]= 140MPa ,许用挤压应力为[?jy]= 320MPa,试校核铆接头的强度。(假定每个铆钉受力相等。) b P P t t d P P P 1 1 2 2 3 3 P/4 ?钢板的2--2和3--3面为可能的危险面 ?剪应力和挤压应力的强度条件 综上,接头安全。 t t d P P P 1 1 2 2 3 3 P/4 剪切的实用计算 拉(压)杆连接部分的剪切与挤压强度计算 P n n Q 剪切面 挤压的实用计算 挤压面积 一、拉(压)杆强度设计准则 二、胡克定律 ? 拉压杆变形 E: 材料(拉压)弹性模量, GPa μ:泊松比(或横向变形系数) 三、 小变形放大图与位移的求法。 装配应力——预应力 装配温度 ?平衡方程;?几何方程——变形协调方程;?物理方程——弹性定律;?补充方程:由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得;?解由平衡方程和补充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超静定问题的方法步骤: 课程内容回顾: 例1 图示杆的A、B、C、D点分别作用着5P、8P、4P、P的力,方向如图,试画出杆的轴力图。 A B C D O 5P 4P P 8P N x –3P 5P P 2P 例2 图示双杠夹紧机构,需产生一对20kN的夹紧力,试求水平杆AB及二斜杆BC 和BD的横截面直径。设三杆的材料相同,[?]=100MPa,?=30o 解:(1)以杆CO为研究对象 (2)以铰B为研究对象 (3)由强度条件得三杆的横截面直径 例3 结构如图,AC、BD的直径分别为:d1 =25mm, d2 =18mm,已知材料的[?]=170 M Pa ,E=210 G Pa,AB可视为刚杆,试校核各杆的强度;求A、B点的位移△A和△B。 B NB P=100kN NA A A B C D P=100kN 1.5m 3m 2.5m F 解:?求内力,受力分析如图 ?校核强度 ?求变形及位移 例4 结构如图,已知材料的[?]=2MPa ,E=20GPa,混凝土容重?=22kN/m3,试设计上下两段的面积并求A点的位移△A。 解:由强度条件求面积 P=100kN 12m 12m A 4、泊松比(或横向变形系数) 5、小变形放大图与位移的求法 C A B C L1 L2 P C 装配应力——预应力 装配温度 ?平衡方程;?补充方程:包含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 ?解由平衡方程和补充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6、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2) 由平衡方程可以得到: 例5 在图示结构中,设AC梁为刚杆,杆件1、2、3的横截面面积相等,材料相同。试求三杆的轴力。 P C B A a a 1 2 3 l C B A P N1 N2 N3 ΔL1 ΔL2 ΔL3 解:(1) 以刚杆AC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和变形情况如图所示 (3) 由变形协调关系可以得到: (4) 由物理关系可以得到: (5) 联立方程求解得到: 五、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3、卸载定律;冷作硬化;冷拉时效。 1 、弹性定律 4、延伸率 5、面缩率 1、剪切的实用计算 六、 拉(压)杆连接部分的剪切与挤压强度计算 n n (合力) (合力) P P P n n Q 剪切面 2、挤压的实用计算 挤压面积 m d P 解:?键的受力分析如图 例6 齿轮与轴由平键(b×h×L=20 ×12 ×100)连接,它传递的扭矩m=2KNm,轴的直径d=70mm,键的许用剪应力为[?]= 60M Pa ,许用挤压应力为[?jy]= 100M Pa,试校核键的强度。 m b h L 综上,键满足强度要求。 ?剪应力和挤压应力的强度校核 m d P b h L 例7 一螺栓将拉杆与厚为8 mm的两块盖板相联接,如图所示,各零件材料相同,许用应力均为[?]=80 MPa,[?]=60 MPa,[?bs]=160 MPa。若拉杆的厚度t=15 mm,拉力P=120 kN,试确定螺栓直径d及拉杆宽度b。 P P/2 P/2 t d P P b 解:(1) 根椐螺栓剪切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