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研究以金安桥水电站建设项目为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及
外
西
工
并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同意:西南林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提交论文一年后,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 导师躲挚嗍丝抄
摘要
摘要:水电工程建设规模大,工程持续时间长,对地表的扰动剧烈且对周边的生
态环境影响深远。因水电工程涉及到水库淹没和移民搬迁,工程征占地面积大,
且大坝水工枢纽工程建设需大量的土石料,边坡开挖和弃土弃渣堆积对地表的扰
动强烈,对当地的植被、土壤的改变很大,且极易造成强烈的水土流失问题。而
且弃土弃渣若堆放不当或防护工程措施不完善,弃土弃渣会随雨水冲进河道,直
接造成河道悬移质泥沙含量的增加和推移质淤积导致的河床高程的增加。水电工
程对环境影响的因素众多,且互相影响,利弊交织,问题的关键在于水电工程对
环境有哪些改变和影响,改变和影响程度有多大?只有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后,我
们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以消除、减轻或补偿水电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
响。因此,探讨水电工程建设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意义巨大。本文以金安桥水电站
建设为例,从土地类型、土壤、植被、土壤侵蚀和河道泥沙含量五个微观方面定
性和定量地分析了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如下:
hm2,其中水库淹没影响总面积
(1)金安桥水电站建设影响面积共3205.65
2649.65
hm2;施工区征地面积634.8hm2,其中有库内施工提前征占的淹没区面
积78.8hm2;水库淹没区以及施工区的主要征地类型为:早地、水田、园地、菜
地、有林地、灌木林地、经济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其中具有生态效应和水
土保持功能的地类如园地、林地和草地约占总面积的61%;在各施工区占地面积
中,库内施工征用的78.8hm2在施工结束后成为淹没区水面;库外施工占地及影
响区域中,只有205.85hm2为永久占地,其余的350.15hm2为临时占地,约占
总面积的62.98%,这其中存弃渣场所占面积最大,为152.5hm2。土地类型主要
hm2,永久建筑物和
为淹没区水面2649.65hJll2,永久施工公路的硬化地表21.67
hm2。
工程措施184.18hm2,植被及恢复绿化带350.15
(2)施工区原地貌土壤为红壤、棕壤和紫色土,施工扰动后地表土壤转变为
岩土堆积物、料场剥离后的基岩以及硬化地表。两个重塑地貌渣场的土壤容重均
比原地貌大,3撑渣场土壤容重高于原地貌林地土壤容重的12.73%,2捍渣场土壤容
重分别高于原地貌灌草丛和农田土壤的18.81%和39.53%;两个渣场的表层渣体
目前实际绿化总面积为52.75hm2,只占可绿化面积的15.07%。原地貌植被类型
为山槐…滇橄榄次生林,扰动后恢复植被类型为狭叶山黄麻~车桑子次生林;原
地貌植被和扰动后地貌恢复植被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均有所不
同;扰动后地貌植被狭叶山黄麻…车桑子次生林的乔木层的密度大于原地貌背景
值,但其他生态指标均小于背景值;各项生长指标(冠幅、平均胸径、最大胸径、
平均高度和最大高度)均小于其原地貌的背景值。灌木层除最大地径外,其余各
项指标平均地径、平均高度和最大高度均大于原地貌背景值。乔木层和草本层的
各多样性指标(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小于原地貌背景值,而灌木层的各
多样性指标均高于原地貌背景值。这说明渣场的环境有利于灌木层的生长。
(4)2006年到2008年对原地貌径流小区每次降雨后的径流测定结果表明:
原地貌有林地和弃耕梯田两径流小区汛期土壤侵蚀量小于国家规定的西南土石
山区容许土壤流失量500t/km2.a的标准。2008年新建两个渣场绿化小区平均径
流深和土壤总侵蚀量均大于原地貌弃耕台地和有林地;土壤侵蚀量均高于原地貌
小区的侵蚀量。运渣道路路面和堆积平台土壤侵蚀类型主要是溅蚀和层状面蚀,
H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