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嵌入式应用复习纲与考试要点.doc

发布:2016-10-12约2.26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章 Linux开发基础 1.1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概述 掌握:内核源代码目录结构 1.2 Linux常用命令和基本管理 常用的命令: man, ls, pwd ,cd, mkdir, rmdir, cp, rm, mv, find 文本文件查看命令: cat 用户系统命令:su, ps, kill 网络相关命令: ifconfig, ping tar命令建立归档:tar 1、归档和压缩 tar cvf redhat.tar redhat tar z(j)cvf redhat.tar.gz(bz2) redhat 2、查看归档和压缩文件 tar tvf redhat.tar tar tz(j)vf redhat.tar.gz(bz2) 3、恢复归档文件和压缩文件 tar xvf redhat.tar tar z(j)xvf redhat.tar.gz(bz2) 使用chmod命令更改文件属性: chmod命令用于更改文件对于某类用户的操作权限 chmod [ugoa...][[+-=][rwx] FILE... 1.3 全屏幕编辑器与vi6 三种方式:命令方式、输入方式、末行方式 命令方式:用户一进入vi 就进入了命令方式,在该模式中任何 键入的字符都被看成vi的命令,键入后立即执行。 输入方式:当用户需要输入文本时,使用某个命令,进入输入 方式,才可开始输入文本。 末行方式:也称ex模式,在命令方式中键入冒号 :,就进入了 末行方式,在末行方式中输入ex中的命令,例如w(写) 和回车,就可将编辑的内容存入文件。 三种工作方式之间转换 (1)在操作系统提示符下键入vi ,就进入了命令方式 (2)由命令方式进入输入方式,键入编辑命令,如插入命令i、添 加命令a、建立新行命令o等等。 (3)由命令方式进入末行方式,只需键入冒号( :),每次只执 行一条,执行完毕立即回到命令方式 (4)不论在什么方式,只要键入【 ESC】键,就可回到命令方式。 (5)输入方式和末行方式之间不能直接切换,必须通过命令方式。 (6)在命令方式,用两个ZZ(大写),可以退出vi;在末行方式用q 或q!,还可以用wq。 第2章 嵌入式Linux系统基础 2.1 嵌入式linux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1.crosstool-0.42.tar.gz 2.配置控制台程序 Windows 操作系统中有超级终端(HyperTerminal)工具; Linux/UNIX 操作系统有 minicom(使用“minicom”命令启动该软件)等工具。 minicom配置 3.NFS文件系统Network File System 其目的就是让不同的机器、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可以彼此共享文件。 NFS的使用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其中服务器端提供要共享的文件,而客户端则通过挂载“mount”这一动作来实现对共享文件的访问操作。在嵌入式开发中,通常 NFS服务端在宿主机上运行,而客户端在目标板上运行。 NFS服务器端是通过读入它的配置文件 “/etc/ exports” 来决定所共享的文件目录的,在这个配置文件中,每一行都代表一项要共享的文件目录,以及所指定的客户端对其的操作权限。客户端可以根据相应的权限,对该目录下的所有目录文件进行访问。 2.2 Linux C程序设计 2.2.1 总述 C或是C++,首先要把源文件变成中间代码,在linux在是“.o”文件,这个一步动作叫做编译(compile); 把大量的中间文件集合起来合并成一个可执行文件,这个过程叫做链接(link); 在大多数时候,由于源文件太多,编译生成的中间目标文件太多,而在链接时需要明显地指出中间目标文件名,这对于编译很不方便,所以,我们要给中间目标文件打个包,在 Windows 下这种包叫“库文件”(LibraryFile),在linux,是Archive File,也就是 .a 文件,或者是动态库.so文件。 如果这个工程没有编译过,那么我们的所有C文件都要编译并被链接; 如果这个工程的某几个C文件被修改,那么我们只编译被修改的C文件,并链接目标程序; 如果这个工程的头文件被改变了,那么我们需要编译引用了这几个头文件的C文件,并链接目标程序。 Makefile里主要包含了五个东西:显式规则、隐晦规则、变量定义、文件指示和注释。 显示规则:说明如何生成一个或多的的目标文件; 隐晦规则: make有自动推导的功能,所以隐晦的规则可以让我们比较粗糙地简略地书写Makefile 变量定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