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体系结构程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庆理工大学
嵌入式体系结构课程总结
二级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班 级 37—2
学生姓名 张建英 学号 11103070231
教 师 刘政
时 间 2013.11.10
成 绩
前言:关于嵌入式部分总结
从技术角度定义嵌入式: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分类:嵌入式微处理器(EMPU)、微控制器、DSP处理器、片上系统SOC。
嵌入式微处理器(EMPU):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基础是计算机中的CPU,在应用中
将微处理器装配在专门设计的电板上,只保留与嵌入式应用有关的母板功能,这样可以大幅减小系统的体积和功耗。
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又叫单片机,顾名思义,就是将整个计算机系统集中到一块芯片中,与嵌入式微处理器相比,微控制器的最大特点是单片化。
DSP处理器:效率较高,指令执行速度也较高。
片上系统SOC:SOC就是在一个硅片上实现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SOC可以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
ARM处理器有两种状态和七种模式:两种状态:ARM状态、Thumb状态;七种模式:用户模式、系统模式、管理模式、中止模式、未定义模式、中断模式、快速中断模式。
ARM状态:32位,处理器执行字方式的ARM指令,处理器在系统上电时默认为ARM状态。Thumb状态:16位,处理器执行半字方式的Thumb指令。
ARM处理器内部共有37个用户可访问的位寄存器,其中有6个人财产2位宽的状态寄存器目前只使用了其中12位。37个寄存器分别为:31个通用32位寄存器,6个状态寄存器。
RISC的结构特性:
1、具有大量的通用寄存器;
2、通过装载和保存结构使用独立的LOAD和STORE指令完成数据在寄存器与外部存储器之间的传送,处理器只处理寄存器中的数据,从而可以避免多次访问存储器;
3、寻址方式非常简单,所有转载、保存的地址都是由寄存器内容和指令域决定;
4、使用统一和固定长度的指令格式;
5、每一条数据处理指令都可以同时包含算数逻辑单元(ALU)的运算和移位处理,以实现对ALU和移位器的最大利用;
6、地址自动增加和自动减少的寻址方式优化了程序中的循环处理;
7、load/store指令可以批量传输数据,从而实现了最大数据吞吐量;
8、大多数ARM指令是可“条件执行”的,也就是说,只有当某个特定条件满足时指令才会被执行。
异常向量表:每一种处理器模式都有一个相关联的中断向量,当一个异常发生时,ARM将会改变模式,而程序计数器PC将会被强行指向异常向量。
异常向量表:
地址 异常 进入异常时的模式 进入时I的状态 进入时F的状态 0复位 管理 禁止 禁止 0未定义指令 未定义 I F 0软件中断 管理 禁止 F 0x0000000C 中止预取 中止 I F 0中止数据 中止 禁止 F 0保留 保留 0FRQ 中断 禁止 F 0x0000001C FIQ 快速中断 禁止 禁止
第一章 系统控制和启动过程
1.1 相关功能的介绍
晶体振荡器:通过外接晶振或时钟为系统提供时钟信号;
复位:复位使ARM内核与外设部件进入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
存储器映射控制:控制异常向量表的重新影射方式;
锁相环:将晶体振荡器输入的时钟倍频到一个合适的时钟频率;
VPB分频器:将内核失重与外设时钟分开的部件;
功率控制:使处理器空闲或者掉电,还能关闭指定的功能部件,以降低芯片功耗唤醒定时器。
1.2功能
1.3相应寄存器
1.4驱动程序
1.5示例代码
第二章 GPIO
2.1 GPIO简介
LPC2000系列ARM的GPIO特性:
1、可以独立控制每个GPIO口的方向(输入/输出模式);
2、可以独立设置每个GPIO的输出状态(高/低电平);
3、所有GPIO口在复位后默认为输入状态。
GPIO控制寄存器组描述:
通用名称
功能描述
访问
复位值 控制寄存器组 端口0(P0)地址名称 端口1(P1)地址名称 端口2(P2)地址名称 端口3(P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