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夏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2-11约4.8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夏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夏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本文件适用于夏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738大豆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NY/T1143播种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997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夏大豆全程机械化

夏大豆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应用机械作业的全过程。

4播前准备

4.1选地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宜于机械化作业的地块。常年种植大豆的地块应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换茬,轮作期3y为宜。前茬作物应选择带有秸秆粉碎装置的收割机收获,秸秆抛洒均匀,留茬高度≤20cm。

4.2品种选择

宜选择通过河南省审定或通过河南省引种或通过国家审定适宜种植区涵盖河南省、底荚高15cm~

20cm、抗倒伏、抗裂荚、落叶性好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大豆品种。

4.3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2的要求。

2

4.4种子处理

宜选用既含杀菌剂又含杀虫剂的种衣剂(拌种剂)对种子包衣(拌种)。防治大豆症青宜用含吡虫啉或噻虫嗪成分的种衣剂(拌种剂)。

5播种

5.1播期

6月上中旬播种为宜。最迟不应晚于6月25日。

5.2播量

按品种审定公告中的种植密度结合发芽率、百粒重确定播量。播量计算按公式(1):

Y=······································································(1)

式中:

Y——亩播种量,单位为千克(kg);

A——亩计划苗数,单位为株;B——百粒重,单位为克(g);

C——发芽率;

0.85——缩值系数。

5.3种肥

施肥量可根据产量需求和土壤肥力确定。种肥可按氮(N)、磷(P2O5)、钾(K2O)养分1:0.8:0.5比例,每亩纯养分用量分别为5kg~8kg、4kg~6kg和2kg~4kg。

5.4播种机具

宜选用带有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的多功能精量播种机或穴播机。播种机在播种前应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调试,作业质量应符合NY/T1143的要求。

5.5播种方法

5.5.1采用精量单粒播种或穴播。

5.5.2种植模式:平作、等行距种植,行距40cm。

5.5.3播深3cm~5cm。

6田间管理

6.1苗期

6.1.1播后苗前遇旱应及时灌溉,灌溉次数与时长根椐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性质确定。灌溉用水应符合GB5084的要求。

6.1.2化学除草。应根据当地草情,选择适宜的药剂配方,重点选择杀草谱宽、持效期适中、无残效、对后茬作物无影响的除草剂,见附录A。除草剂使用应符合NY/T1997的要求。

6.1.3化除机械宜选用喷雾质量和防漂移性能好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3

6.2花荚期

6.2.1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遇旱及时灌溉。灌溉机械宜选用自走式喷灌机。

6.2.2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措施,辅之以化学防治。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附录B。农药安全使用按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的规定。施药(肥)机械可选用自走式高地隙植保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农业植保无人机等。防治作业应做到喷洒均匀。

6.2.3追施叶面肥。宜在大豆初花期和结荚初期各喷施一次,每亩用尿素0.5kg加磷酸二氢钾0.25kg加100g硼酸兑水50kg喷施。喷施机械按6.2.2的规定使用。

6.2.4高肥地块初花期选用1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浓度100mg/kg~200mg/kg的三碘苯甲酸等化控剂叶面喷施进行调控,控制大豆徒长,防止后期倒伏。喷施机械按6.2.2的规定使用。

6.3鼓粒期

6.3.1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遇旱灌溉,遇涝排水。灌溉机械按6.2.1的规定使用。

6.3.2补施鼓粒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